幽山之内,尔声最宜。
响流千谷,心同一枝。
居高闻远,应节鸣时。
韵繇天纵,清畏人知。
已洁其身,仍蜕其皮。
秋风欲至,尔独何思。

【解析】

这是一首咏蝉的七绝,全诗以蝉为对象,通过写蝉声、蝉形、蝉性来赞美蝉的高洁品质,表现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前两句写蝉在山中鸣叫,声音传播很远,心志也和树木的枝干同归一处;后三句写蝉居高树之上,可以听到远处的声音,并且与秋天到来的时间相吻合;最后两句写蝉已清洁了自己的身体,蜕去了它的皮壳。此诗语言清新优美,意境幽美深远,是咏物诗中的名篇。

【答案】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山中一场新雨过后,传来了傍晚时分的秋声。明亮的月光照射在松林之间,清冽的泉水在山石之上淙淙流淌。竹林喧响原来是洗衣女子归来,荷花飘动原来是渔船荡桨而下。任随野花野草在春天里凋谢吧,我与你在这里悠闲度日,自然风光多么令人留恋,你可以留下来作长久的居留!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写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诗人借月夜所见之景,托物寄兴。全诗通过对空山新雨后的景色描写,寄寓着诗人避世隐居的生活情趣。

“空山”二句,描绘的是一幅雨过天晴之后山中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空山”二字点出环境僻静,没有行人车马,连猿猴鹿鸣也没有。“深林人不知”,正是“空山”的最好写照。“尔声最宜”,“尔”,代指蝉。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说:“在这寂静的山林里,你的鸣叫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诗人把蝉比作知音,认为只有它才能理解诗人的心曲。这一句不仅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独处空谷的孤寂之感。

下面四句写蝉的鸣叫声。“响流千谷,心同一枝”,从听觉角度描写蝉的叫声。“心同一枝”,是从内心角度描写蝉的鸣叫,意即虽然身在千沟万壑之中,但心却始终如一,不随世俗浮沉,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质。诗人用“应节”“韵繇天纵”“仍蜕其皮”“秋风欲至,尔独何思”等词语,进一步赞美了蝉的这种高洁品德。“秋风欲至,尔独何思”一句,既写出了秋高风急,万物凋零的景象,又写出了蝉的孤独处境,表达了诗人对蝉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优美,意境幽美深远,是咏物诗中的名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