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秋色自堪愁,摇落馀心尚可求。
细挹炎光千嶂雨,渐嘘爽气万波流。
每依云树同猿鸟,漫拟星槎共女牛。
不是羁人多远意,三年穷海愧淹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能准确理解诗歌内容,然后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注意答题的格式:首句、颈联、尾句;重点赏析关键词语,最后进行简要赏析。“天涯秋色自堪愁”,诗人在秋天的时候感到孤独和凄凉,他看到秋色,想到自己流落天涯,心中充满了愁苦。颔联“细挹炎光千嶂雨,渐嘘爽气万波流”是写景。作者以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上句写雨后初晴的景象,下句写雨过天晴后的景物,两句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雨后初晴的景象比作是云海之上的星宿。尾联“不是羁人多远意,三年穷海愧淹留”是抒情。诗人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其一
天涯秋色自堪愁,摇落馀心尚可求。
细挹炎光千嶂雨,渐嘘爽气万波流。
每依云树同猿鸟,漫拟星槎共女牛。
不是羁人多远意,三年穷海愧淹留。
译文
秋色撩拨着诗人的心绪,使他倍感忧愁,但他仍然努力寻找着希望,尽管余下的希望很小。
我细细地斟满那炎光,让它洒遍千山万壑,渐渐地让清爽的气息从万顷波涛中涌出。
每遇到高远的群山和繁茂的树木,都像猿猴一样与我为伴,又好像女牛一般和我同行。
我不是羁旅漂泊在外的人啊,怎能如此遥远地思乡。这真是让人感到惭愧,因为已经度过了三年的光阴,依然没有回家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流寓期间所作。诗中的“万里”指遥远的南方。此诗前二首是说诗人在岭南流寓期间,虽身处异地,但心怀故土,思念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