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民散久,教戎始惟君。
四骐飞紫雾,五岭动氤氲。
呼吸移星斗,啸诧起风云。
千山扫岚色,远海静波文。
既振秋风肃,还煦春泽芸。
我归自东土,身历信所闻。
久怀勤仰止,乍喜挹清芬。
识荆虽私好,借寇有同殷。
其如帝心在,沙漠伫奇勋。
行矣播英烈,壮志我平分。
出处应可共,肝胆有馀欣。
岂徒歌汉广,凄断楚关曛。
【注释】
吁嗟:叹词,表示叹息。
教戎:指教战。
紫雾:紫色的云雾,指祥云。
五岭:广东、广西两省之间,连绵起伏的山脉。
岚色:指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肃:肃杀。
煦(xù):温暖和煦。
东土:指故乡,东方的土地。
信所闻:确实听到过。
识荆:指朋友相会。
殷:深。
其如:奈何,怎么办。
沙漠伫奇勋:在沙漠中等待建立不朽的功勋。
播:传播。
英烈:英勇的事迹。
出处:出处,指人从哪里来。
肝胆有馀欣:形容非常高兴,高兴得忘了自己的危险处境。
楚关:楚地边境。
凄断:悲伤到极点。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安南都护李朝威被流放到振州,途经韶州。诗人王昌龄送他北上,并写下这首诗。全诗八句,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六句写景,以动衬静,渲染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后两句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第一联“吁嗟民散久,教戎始唯君。”感叹人民离散已久,教战才想起您这位贤明的君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渴望。
第二联“四骐飞紫雾,五岭动氤氲。”四匹骏马疾驰如风,紫色的云雾弥漫山谷。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第三联“呼吸移星斗,啸诧起风云。”君王的气息足以改变天地,使星辰移位,风云变色。这描绘了君王的威严力量。
第四联“千山扫岚色,远海静波文。”千座山峦都被扫清,海面平静如镜。这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宁静。
第五联“既振秋风肃,还煦春泽芸。”君王的恩德如同秋风一样严厉,又如同春雨般滋润。这表达了君王的恩德深远。
第六联“我归自东土,身历信所闻。”我已经从遥远的东土回归此地,亲耳听到过您的恩德。这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敬仰之情。
第七联“久怀勤仰止,乍喜挹清芬。”我一直怀念着您崇高的道德品质,忽然间闻到了您清新的香气。这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敬佩之情。
第八联“识荆虽私好,借寇有同殷。”虽然只是老朋友,但借机表达我的忧虑之情。即使遇到困难也愿意挺身而出。这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忠诚之心。
第九联“其如帝心在,沙漠伫奇勋。”但愿陛下能始终坚定信念,在沙漠中等待建立不朽的功勋。这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期望之情。
第十联“行矣播英烈,壮志我平分。”走吧,让英雄们的事迹传遍天下,我也将为之奋斗到底。这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勇气。
第十一联“出处应可共,肝胆有馀欣。”无论在哪里,我们都将共同进退,用满腔的热血和赤诚的心去为国效力。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第十二联“岂徒歌汉广,凄断楚关曛。”难道只是为了歌颂汉朝的疆域广阔吗?楚国边境的黄昏让人心生凄凉。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担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