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死如归不可招,孤魂从此赴先朝。
数茎白发应难没,一片丹心岂易消。
世杰有灵依海岸,天祥无计挽江潮。
山河漠漠长留恨,惟有群鸥侔寂寥。
【注释】
《绝命词》是南宋末年文天祥被俘后写的一首绝笔诗,表达了他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 视死如归不可招:视死如归:把死看成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不可以招:不可以请回。2. 孤魂从此赴先朝:孤魂:死后灵魂孤独无依;先朝:指南宋。3. 数茎白发应难没:数茎:几根;应:应当;难没:难以消失。4. 一片丹心岂易消:一片丹心:一片赤诚的忠心。5. 世杰有灵依海岸:世杰:文天祥号文山,人称文丞相;有灵依海岸:指文天祥死后魂魄依傍着海滨;6. 天祥无计挽江潮:天祥:文天祥,字宋瑞,又号文山,谥号忠烈,世称“宋逆”;无计挽江潮:没有办法使大江之水停止奔腾东流。7. 山河漠漠长留恨:山河:山河大地;漠漠:茫茫无边的样子。8. 惟有群鸥侔寂寥:惟有:只有;群鸥:一群海鸟。9. 侔:相似。
【赏析】
此诗是南宋末年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在狱中写的一首绝笔诗,表达了他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沉郁,感情悲壮而苍凉,充分展示了一个民族英雄的英雄本色。
首句“视死如归不可招”,意为将生死置之度外,即使面对死亡,也不去请求饶恕。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第二句“孤魂从此赴先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坚定信念。孤魂一词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而赴先朝则表明了他始终将祖国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为国家尽忠到死。
三、四句“数茎白发应难没,一片丹心岂易消”,则更加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诗人以自身的白发比喻岁月流逝,暗示自己已年迈体衰,但仍坚守节操,不肯屈服于敌人的威逼利诱。同时,诗人还用丹心比喻自己的忠诚之心,表示自己始终如一地忠于国家和民族,决不动摇。
五、六句“世杰有灵依海岸,天祥无计挽江潮”,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世杰指的是文天祥的朋友张世杰,他曾试图组织抗元力量,但最终失败。诗人借用这一历史事件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前途的担忧。然而,无论张世杰如何努力,都难以改变江河日下的局面。因此,诗人只能无奈地叹息,感叹无法扭转乾坤。
七、八句“山河漠漠长留恨,惟有群鸥侔寂寥”,则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诗人以山河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破碎、山河破碎的凄凉景象。而群鸥则以其自由自在的形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虽然诗人已经离去,但山河依旧,而他自己则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无尽的遗憾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立场。这种情感和立场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英勇无畏,更体现了整个民族的共同追求和理想。正是这样的精神品质,使得文天祥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伟大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