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耽幽旷,轻舟溯远空。
草黄山自绿,霜白树才红。
漠漠云衔水,栖栖鸟泊风。
沿洄邀夜色,佛火半峰中。

秋晚琴川舟中

秋日的夜晚,我在琴川的江面上划船。

到此耽幽旷,轻舟溯远空。

来到这个地方,我沉迷于幽静与空旷之中,

轻舟在江面上游弋,追寻那遥远的天空。

草黄山自绿,霜白树才红。
草地上的山峦郁郁葱葱一片绿色,
只有霜降之后树木才呈现出红色。

漠漠云衔水,栖栖鸟泊风。
茫茫云海仿佛是天际的水波一般,
栖息的鸟儿在微风中停歇。

沿洄邀夜色,佛火半峰中。
沿着曲折的河流寻找夜色降临的地方,
半山腰的灯火犹如佛家的明灯。

注释:

  • 秋晚:秋天的傍晚。
  • 耽幽旷:沉浸于幽静和空旷之中。
  • 轻舟:小船。
  • 溯远空:逆行至遥远的天空。
  • 草黄山自绿:草山和黄山都是绿色。
  • 霜白树才红:霜降后树木才变红。
  • 漠漠:茫茫的样子,形容云海。
  • 栖栖:鸟儿飞翔的样子。
  • 沿洄:顺流而下。
  • 佛火:指寺庙中点燃的灯火。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泛舟江南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笔触,将秋日夜晚的景色描绘得生动而美丽。首句”秋晚琴川舟中”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的句子,诗人以”到此耽幽旷,轻舟溯远空”表达了自己对幽静旷远的向往,以及乘舟逆水而行的决心。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展现了江上的美景,如草地、山峦、云海等,都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来,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后两句,诗人用”佛火半峰中”形象地描绘出寺庙中的灯火,增添了诗意和画面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很好的写景抒情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