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绕官衙水绕城,帘前不到野人惊。
坐残水竹边头影,十丈婆娑月又生。
诗句释义:
竹林环绕官衙,水道绕城流过。帘前我不曾到访,野人因此感到惊诧。
译文:
竹叶随风轻摆,环绕着官衙,水道蜿蜒穿过城市,在城中流淌。我从未踏足过那里,而那些被竹子环绕的人们却因我的存在而感到惊讶。他们或许以为我是一个外来者,未曾涉足此地。这种意外的出现,让那些熟悉这里的人们感到惊讶。
关键词解析:
- 竹绕官衙:描绘了官衙周围的环境特点,竹林环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象。
- 水绕城: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特点,水流环绕着整个城市,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
- 帘前不到野人惊: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好奇和陌生感,他从未踏足过这里,所以对于那些熟悉的人们会感到惊讶。
- 坐残水竹边头影:描述了诗人在水边的竹林中度过的时光,沉浸在自然景色中,享受着宁静与舒适。
- 十丈婆娑月又生:描绘了月光在竹林中的婆娑舞动,仿佛是月亮也在欣赏着这片美丽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场景。首句“竹绕官衙水绕城”奠定了整首诗的背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随后的诗句“帘前不到野人惊”和“坐残水竹边头影”,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的感受和体验。诗人在竹林中静静地坐着,享受着自然的美景,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诗中的“竹绕官衙水绕城”一句,不仅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更通过“绕”字,表现了官衙和水城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环境之间,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诗人在这里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诗中的“坐残水竹边头影”一句,更是充满了诗意。它不仅是对诗人在竹林中度过的时光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感受的表达。诗人在水边的竹林中,享受着那份宁静和舒适,同时也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它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