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随藜杖起方床,肯信吾乡似瘴乡。
百计可谁驱疟鬼,三年以命托槟榔。
山随病起青逾峻,菊到秋深瘦亦香。
宽尽寒衣谁敢怨,诗书为祟是寻常。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的解答,首先需要结合诗中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进行分析。然后要结合诗中景物描写、情感抒发来分析,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手法或艺术效果。本题为全诗赏析,考生需注意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赏析。“几随藜杖起方床,肯信吾乡似瘴乡”,意思是:我拄着藜杖起床后,就不相信故乡会像瘴气那样让人感到难受。“疟”“瘴”,是诗人当时身体不适的直接原因。“百计可谁驱疟鬼,三年以命托槟榔”,这两句的意思是:为了驱逐身上的疟疾,我尝试了各种办法,而三年来,我把生命都寄托在槟榔上了,可见对槟榔的依赖。“山随病起青逾峻,菊到秋深瘦亦香”,意思是:山随着我的病一起变得苍翠欲滴,菊花到了深秋却依然散发着香气,这里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的病愈之后,景色也变得更加美好了。“宽尽寒衣谁敢怨”,意思是:我的衣衫已经穿得宽松了,又有谁去怨恨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宽慰。“诗书为祟是寻常”,意思是:因为读书而生病是平常的事,这里的“祟”指的是因读书过度而造成的身体不适。

【答案】

(1)首联“几随藜杖起方床”写自己因病而起卧不起,拄着藜杖才能勉强起床。“肯信”二字表明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与留恋。“瘴乡”一词,既写出了自己家乡的地理环境,也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感情。颔联“百计可谁驱疟鬼”写自己想方设法驱除体内的疟虫,但都没有成功。“三年以命托槟榔”则表明自己把生命全部寄托在槟榔上了。颈联“山随病起青逾峻”写诗人身体康复后山景更加秀丽。“菊到秋深瘦亦香”则写诗人病愈后菊花盛开时更加芬芳。这二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病愈后的愉悦心情以及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尾联“诗书为祟是寻常”点出自己因读书生病的缘由,说明读书过度对身体有害。尾联还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身体的担忧及对知识的热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病愈后写的。首联先写自己病卧不起,拄着藜杖才能勉强起床,接着写自己如何想摆脱病魔的困扰,但又无济于事。中间两联分别描绘自己痊愈后所见之景。“山随病起青逾峻”,诗人身体康复后,看到青山绿水,觉得更加秀丽;“菊到秋深瘦亦香”,诗人病愈后,闻到了秋菊的芳香,觉得更加芬芳。这两联都是用对比手法写诗人病愈后的心情愉悦。尾联点明诗人因读书而生病的原因,并表现出诗人对于知识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