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闲人几,青山一短筇。
莫言知我少,还有白沙同。
南海五千里,罗浮四百峰。
白头云水地,飞动意无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诗为作者在登泰山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泰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壮志未酬的抑郁之情。
(1)
“西峰和光岳”:指登上了西岳华山。“和光岳”典出《庄子·徐无鬼》:“晋平公问于无垢曰:‘人有三乐者何谓也?’……”意思是说晋平公问孔子弟子子祀:“人有三件快乐的事是什么?”子祀回答说:“一曰得志而为人上,二曰好色而不淫,三曰长有勇力。”这里借指登华山。诗人通过“天下闲人几,青山一短筇”两句写自己虽已年过半百,却依然怀着报效国家的愿望,希望在晚年有所作为。“闲人”,即隐居的人,泛指隐士。《晋书·陶潜传》记陶潜“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2)
“莫言知我少”:不要以为我年纪轻就不重视我。“莫言”,不要说的意思,“知我少”,了解自己的才能有限。诗人以自我解嘲的方式表明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是仍然怀有报国立功的壮志,并以此与那些不了解他的人们进行辩驳。
(3)
“还有白沙同”:还有像白沙一样的贤士与我共事。“白沙”是汉代董仲舒的字,他因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所杀,但后人仍称他为贤士。诗人以贤士自比,表示自己胸怀韬略,志向远大,渴望能够与贤能之士一道实现伟大的事业。
(4)
“南海五千里,罗浮四百峰”:从南海到罗浮山,距离有五千里之遥。罗浮山位于广东境内,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南海”、“罗浮”,都是地名。“五千里”,形容地域之广袤辽阔;“四百峰”,形容山峰之多。这两句写诗人站在泰山之巅,放眼望去,只见南方的南海、北方的罗浮山相隔万里,连绵不断。“五千里”与“四百峰”相对,突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宽广的胸怀。
(5)
“白头云水地,飞动意无穷”:我在白发苍苍之时,依然心系江湖,意欲奋发向前,永远不停止追求。“白头”,指老年。“云水”,指山水。“飞动”,指奋发向前。“意无穷”:指意志坚定。这两句写诗人虽然年老体衰,但依然心怀壮志,意气风发。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登上泰山时的所见所感。首二句写登山观景之所见。诗人登上西岳华山,面对峻峭雄伟的山势,不禁感叹自己的年华已逝而壮志未酬。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仍然怀有报国立功的壮志,并以此与那些不了解他的人们进行辩驳。三、四句中诗人以贤士自比,表示自己胸怀韬略,志向远大,渴望能够与贤能之士一道实现伟大的事业。五、六句写诗人面对浩渺的自然景观,胸中有无限豪情壮志。七、八句写诗人虽然年老体衰,但依然心怀壮志,意气风发。整首诗表现诗人虽年高但仍壮志不已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