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惧当兹日,交游莫可论。
高山空尽眼,斜照落低门。
物色一生渺,文章双鬓存。
愧馀升斗禄,能饱未能温。
诗句释义
1 喜惧当兹日,交游莫可论:喜悦和恐惧交织在这美好的一天,朋友们的交往无法深入讨论。这里的“喜惧”反映了一种复杂的情绪交织,而“交游莫可论”则表达了与朋友深入交流的愿望未能实现的遗憾。
- 高山空尽眼,斜照落低门:抬头望向天空,只见那巍峨的高山似乎在视线尽头消失;斜阳透过低矮的门扉洒下斑驳的光影。通过这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略带凄凉的自然景观,同时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远大的理想。
- 物色一生渺,文章双鬓存:尽管人生如梦般短暂且渺茫(物色),但作者仍坚持写作(文章)。这表明他虽然对现实的无奈感到失望,但对文学创作的信念依然坚定。
- 愧馀升斗禄,能饱未能温:惭愧于仅能得到微薄的俸禄,能够吃饱但内心却无法感受到温暖。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境遇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
译文
在这一天的喜悦与恐慌交织在一起,我与朋友们的交谈无法深入探讨。
抬头看到高山消失在视野尽头,斜射的阳光落在低矮的门前。
人生短暂如同一场梦,而我的笔端仍存有文字的痕迹。
惭愧我只能获得微薄的俸禄,能够填饱肚子但内心却无法感到温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感。开头的“喜惧当兹日,交游莫可论”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另一方面是对无法与人深入交流的遗憾。接着,“高山空尽眼,斜照落低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仰望星空的意境,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人并未因此感到满足,因为“物色一生渺,文章双鬓存”一句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两句“愧馀升斗禄,能饱未能温”更是直接表达了他的自谦与自责,即使物质条件有限,他也愿意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