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村东去皇山上,高出勾吴泰伯坟。
万乘不亲惟礼义,二仪相接正氤氲。
狐狸满路悲秋雨,凤鸟无声隔暮云。
再向千年看季子,后来辞让只虚文。
泰伯墓
梅村,古地名,位于今江苏无锡。东去皇山,指的是梅村附近的皇山。
勾吴,古代地域名称,泛指江南地区。
二仪,指天地、阴阳,这里特指天地之气或宇宙间的阴阳之气。
氤氲,指弥漫、缭绕,这里形容宇宙间阴阳之气的流动变化。
狐狸满路悲秋雨,风鸟无声隔暮云。
狐狸,指狐狸精,传说中能迷惑人心的妖怪。
凤鸟,即凤凰,神话传说中的祥瑞之鸟。
辞让,指推辞和谦让。
季子,春秋时期吴国人,名姬光,又称吴季子,是吴国的贤臣。
虚文,虚假的言辞或行为。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村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诗人通过对泰伯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首联“梅村东去皇山上,高出勾吴泰伯坟。”诗题中的梅村,即今天的无锡市滨湖区蠡园旁的梅园,而皇山则是指梅园附近的山。这里用“梅村东去”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将泰伯墓比作“勾吴”,这是对泰伯墓所在地的一种赞誉。勾吴之地,地势险要,风景优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埋葬泰伯墓,象征着他的英名永垂不朽。
颔联“万乘不亲惟礼义,二仪相接正氤氲。”这里的“万乘”是指拥有万辆兵车的诸侯,而“礼义”则是古人认为的治国之道。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道德高尚的人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只有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的人,才能得到万乘之君的尊重。而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相互交融,形成了和谐的氛围,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颈联“狐狸满路悲秋雨,凤鸟无声隔暮云。”这里用狐狸和凤凰分别象征奸臣和贤臣。诗人通过描绘狐狸和凤凰在道路上的景象,表达了对不同品行之人的厌恶之情。他希望天下人都能远离奸佞之徒,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宁与和谐。
尾联“再向千年看季子,后来辞让只虚文。”季子,即季札,春秋时期吴国的贤臣。诗人通过回顾季札的故事,表达了对贤臣的敬仰之情。他感叹如今的社会风气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注重谦虚谨慎的品质。因此,他呼吁后人要学习季札的精神,不要因为权力和地位而失去谦逊之心。
这首诗通过对泰伯墓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社会风貌的忧虑。他期望人们能够珍视道德品质和谦逊之心,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