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出太湖险,语溪投暮钟。
听风多在竹,看月不离松。
柝护城三里,鸡鸣村一重。
长安明日路,宿草滑归筇。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在太湖之滨宿夜,即景抒怀,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清新、明快,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朴实无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被传诵为“唐人绝唱”。

首联“舟出太湖险,语溪投暮钟”,点出了诗人行旅的目的地,也点出了时间——傍晚。“舟”字写出了诗人乘船远行的情景,“出太湖险”表明此行非同寻常。这一句是写景,但景中又蕴含着情,诗人在旅途中,心情既兴奋又紧张。“暮钟”指寺庙里的晚钟,这里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行程的艰辛和寂寞。“语溪”一词,让人联想到诗人在溪边与村民交谈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人民的思念之情。颔联“听风多在竹,看月不离松”,诗人在寺庙里静坐,聆听着风声,欣赏着月光。这里的“多”、“离”二字用得十分巧妙,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又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尾联“柝护城三里,鸡鸣村一重”,诗人在寺庙里度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又出发了。这里的“柝护城三里”指的是守卫城门的人,而“鸡鸣村一重”则是指远处传来了鸡鸣声。这一联描绘了诗人早起赶路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文人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