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君家住百花洲,上起凌虚百尺之高楼。
晚来明月初出海,先照君家楼上头。
楼头图书铺满床,君时晏出举霞觞。
陶然浩饮不知醉,一口吸尽银蟾光。
瑶岛丹丘渺何许,恍若身登广寒府。
珠宫贝阙深可窥,仿佛霓裳羽衣舞。
玉兔捣药在我旁,药成已是三千霜。
问却嫦娥为乞将,服之轻举凌苍苍。
酒醒还倚栏杆立,桂影团团露华湿。
天香万斛无处储,却被清风倒吹入。
世间月色知几何,独有君家楼上多。
拟掉扁舟一登览,与君重和谪仙歌。
这首诗名为“得月楼”,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段:征君家住百花洲,上起凌虚百尺之高楼。
- 注释: 征君,指征人,这里指诗人自己。百花洲,即百花洲头,可能是诗人所居之地的名字。凌虚百尺之高楼,意指高耸入云的楼阁。
- 赏析: 此段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自然景观与建筑风格。诗人通过“百花洲”这一地名,暗示其居所之美,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第二段:晚来明月初出海,先照君家楼上头。
- 注释: 晚来,傍晚时分;月出海,月亮在天空中逐渐升起。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月亮升起的景象,突出了月光洒在楼阁上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怀念之情。
第三段:楼头图书铺满床,君时晏出举霞觞。
- 注释: 图书,书籍;晏,晚。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家中读书、饮酒的悠闲生活。通过“举霞觞”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的欢乐氛围。
第四段:陶然浩饮不知醉,一口吸尽银蟾光。
- 注释: 陶然,形容心情愉悦的样子;银蟾,指月亮。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饮酒至醉的情景,用“一口吸尽银蟾光”形象地描绘了酒量的惊人。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在诗人的诗歌创作中屡见不鲜。
第五段:瑶岛丹丘渺何许,恍若身登广寒府。
- 注释: 瑶岛,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丹丘,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广寒府,即广寒宫,传说中玉皇大帝住的地方。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月亮的美好寓意。
第六段:珠宫贝阙深可窥,仿佛霓裳羽衣舞。
- 注释: 珠宫,华丽的宫殿;贝阙,指精美的宫阙。霓裳羽衣舞,出自《霓裳羽衣曲》,是古代一种舞蹈的名称。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宫殿的华丽景象,以及自己如同仙女一般翩翩起舞的形象。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天赋,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七段:玉兔捣药在我旁,药成已是三千霜。
- 注释: 玉兔,神话中的月亮上的兔子;三千霜,形容年华老去。
- 赏析: 这句诗以月亮为背景,通过描写玉兔捣药的场景,寓意岁月流逝,人生易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第八段:问却嫦娥为乞将,服之轻举凌苍苍。
- 注释: 问却,询问的意思;乞将,请求给予;轻举,形容飞行轻盈;凌苍苍,指飞升到高空。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嫦娥的形象,并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渴望飞升至仙界的愿望。
第九段:酒醒还倚栏杆立,桂影团团露华湿。
- 注释: 酒醒,酒力消退;桂影,桂花的影子;露华,露水形成的花形。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酒后醒来的情景。他依然倚靠在栏杆上,欣赏着美丽的桂花影子和露水形成的花形。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情趣,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
第十段:天香万斛无处储,却被清风倒吹入。
- 注释: 天香,比喻香气浓郁;万斛,形容数量巨大;储,储存。
- 赏析: 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桂花香气的浓郁程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留存的感叹。
第十一段:世间月色知几何,独有君家楼上多。
- 注释: 世间月色,指人间的月亮景色;知几何,意为有多少;独有,特指某处独有。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美景的独特感慨。他认为世间的月亮美景虽多,但唯独自己家的楼阁上才能看到如此迷人的景色。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能力。
第十二段:拟掉扁舟一登览,与君重和谪仙歌。
- 注释: 拟掉,准备出发;扁舟,小船;谪仙歌,指李白的诗句《将进酒》。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准备乘船游览的愿望。他想在月光下与友人一起畅游江湖,共同吟唱李白的《将进酒》等脍炙人口的诗句。这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他追求自由、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是李白对自己家乡月色的一种赞美和怀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月亮、桂树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