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敷采桑女,何曾施粉脂。
四月蚕事忙,所重在茧丝。
置酒登高台,君王偶来窥。
昔自□首笄,曾歌摽梅诗。
伉俪既已谐,始终无改移。
蹇脩毋再言,结好从此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陌上桑》的节选,全诗共有五章。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罗敷采桑女,何曾施粉脂。
罗敷是一个在田间劳作的采桑女,她并不需要使用化妆品来装饰自己。
四月蚕事忙,所重在茧丝。
春天四月,正是养蚕的季节,所以罗敷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蚕茧,准备缫丝。
置酒登高台,君王偶来窥。
为了庆祝蚕事的丰收,罗敷在家中举行了盛大的宴会,邀请了君王前来品尝美食。
昔自□首笄,曾歌摽梅诗。
过去的罗敷曾经佩戴着簪子(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饰)并唱歌,那是关于梅花的诗句。
伉俪既已谐,始终无改移。
自从与君王结为夫妻之后,他们的婚姻关系一直非常和谐,没有任何改变。
蹇脩毋再言,结好从此辞。
由于已经与君王结为夫妻,所以没有必要再提及其他的婚约,从此可以安心享受婚姻带来的喜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罗敷采桑女的勤劳和贤良,以及与君王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了唐代社会对于女性美德的赞赏和尊重。同时,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引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关键词解释:
- 罗敷:即罗敷女,一个勤劳的采桑女。
- 施粉脂:化妆的意思,表明罗敷不需要用化妆品来装饰自己。
- 蚕事:指养蚕的活动,反映了当时农业的重要性。
- 茧丝:指的是蚕茧,是制作丝绸的重要原材料。
- 置酒:举办酒宴。
- 君王:指皇帝或尊贵的人,这里特指被罗敷邀请品尝美食的皇帝。
- 笄:古代女性的发饰,这里指佩戴着簪子的罗敷。
- 摽梅诗:指的是咏梅的古诗,这里可能是罗敷过去吟唱过的内容。
- 伉俪:夫妻。
- 蹇脩:古代的一种使者。
- 无改移:没有改变的意思,意味着两人的关系稳定、持久。
- 蹇修:古代的使者,这里用来象征罗敷与君王之间稳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