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高阁临清汉,阁下风涛日夕撞。
花日映红明霁野,草烟浮绿翳晴窗。
雕阑远挹荆南胜,玉笛新开洞府腔。
怅望谪仙何处去,娟娟秋月照澄江。

石首蓬莱阁

蓬莱高阁临清汉,阁下风涛日夕撞。

花日映红明霁野,草烟浮绿翳晴窗。

雕阑远挹荆南胜,玉笛新开洞府腔。

怅望谪仙何处去,娟娟秋月照澄江。

译文:
石首(今属湖北省)的蓬莱阁,屹立在清澈的汉水中,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河,仿佛能听到它的呼啸声。阁内盛开的鲜花映红了晴朗的天空,草地上飘动的烟雾遮住了晴朗的窗户。

登上楼阁远眺,可以欣赏到荆南的美丽景色。玉笛声声,似乎开启了一个神秘的洞口,让人陶醉在这迷人的音乐中。

望着那遥不可及的谪仙之地,心中不禁涌起无尽的惆怅。他去了哪里?只有那明亮的秋月,照亮了澄澈的江水,似乎在诉说着这位仙人的去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石首蓬莱阁的所见所感。首句“蓬莱高阁临清汉”,以蓬莱阁的高耸入云和清澈的汉水相映成趣,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象。接下来,“阁下风涛日夕撞”,则生动地描绘了阁下波涛汹涌、日夜不停的壮观景象,使人如临其境。

“花日映红明霁野,草烟浮绿翳晴窗。”这两句诗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诗人通过对花朵、草地、烟雾等元素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同时,这些细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仿佛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

“雕阑远挹荆南胜,玉笛新开洞府腔。”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楼阁周边环境的描绘。诗人通过提到“远挹”和“新开”,表达了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同时,“洞府腔”的提及,也暗示了这可能是一个神秘的所在,让人充满了好奇。

最后两句诗“怅望谪仙何处去,娟娟秋月照澄江。”则将整首诗的主题推向了高潮。诗人通过对谪仙的思念和感叹,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哀愁。而“娟娟秋月照澄江”这一画面,则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归宿,象征着永恒和美好。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石首蓬莱阁的独特魅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