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地辟分鸿蒙,兹山作镇居土中。
巍然自是群岳宗,昆皋北来势杳穷。
太行西下趋关东,龙翔凤翥千里重。
维霍崚峙何其雄,纷纷培塿俱相从。
有若父祖临儿童,北为并冀南华嵩。
扶舆磅礡疏尧封,我皇御宇熙天工。
民安物阜跻时雍,奈何旱旷为鞠凶。
宸衷轸念恒冲冲,爰命臣珵奉黄琮。
函香不远祠灵宫,州侯县邑致虔恭。
奔走执事无惰容,神圣昭明天听聪。
精诚肸蚃潜相通,礼成燕享情融融。
振衣独上最高峰,长见云表招玉龙。
斡旋造化须神功,愿得十雨而五风,载歌天保庆言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祭中镇》。
天开地辟分鸿蒙,兹山作镇居土中。
巍然自是群岳宗,昆皋北来势杳穷。
太行西下趋关东,龙翔凤翥千里重。
维霍崚峙何其雄,纷纷培塿俱相从。
有若父祖临儿童,北为并冀南华嵩。
扶舆磅礡疏尧封,我皇御宇熙天工。
民安物阜跻时雍,奈何旱旷为鞠凶。
宸衷轸念恒冲冲,爰命臣珵奉黄琮。
函香不远祠灵宫,州侯县邑致虔恭。
奔走执事无惰容,神圣昭明天听聪。
精诚肸蚃潜相通,礼成燕享情融融。
振衣独上最高峰,长见云表招玉龙。
斡旋造化须神功,愿得十雨而五风,载歌天保庆言丰。
诗句释义:
- 天开地辟分鸿蒙,兹山作镇居土中。
- “天开地辟”:天地分开,开辟世界。
- “鸿蒙”:指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
- “兹山”:这山。
- “作镇”:成为镇守。
- “居土中”:位于中央。
- 巍然自是群岳宗,昆皋北来势杳穷。
- “巍然”:高大的样子。
- “自是”:自然。
- “群岳宗”:众山之主。
- “昆皋”:地名,这里泛指北方的山。
- “势杳穷”:气势消失或消失不见。
- 太行西下趋关东,龙翔凤翥千里重。
- “太行”:山脉之一。
- “西下”:向西流去。
- “关东”:古代地区名,这里泛指东方。
- “龙翔凤翥”:形容气势磅礴。
- “千里重”:距离遥远,规模宏大。
- 维霍崚峙何其雄,纷纷培塿俱相从。
- “维霍”:山峰名,这里泛指高峻的山峰。
- “崚峙”:直立耸立。
- “何其雄”:多么雄伟。
- “纷纷”:众多的样子。
- “培塿”:堆积的泥土。
- “俱相从”:都跟着一起。
- 有若父祖临儿童,北为并冀南华嵩。
- “有若”:人名,孔子弟子。
- “父祖”:父母和祖先。
- “临儿童”:面对年轻人。
- “北为并冀南华嵩”:分别指的是北部的并州(今太原)和南部的华山、嵩山(今河南登封)。
- 扶舆磅礡疏尧封,我皇御宇熙天工。
- “扶舆”:指天地之间的元气。
- “磅礡”:气势磅礴。
- “疏尧封”:与尧帝的封土无关,泛指辽阔的土地。
- “我皇御宇”:我皇上统治天下。
- “熙天工”:和谐地治理天下工作。
- 民安物阜跻时雍,奈何旱旷为鞠凶。
- “民安物阜”:民众安居乐业,物资丰富富裕。
- “跻时雍”:进入太平盛世。
- “旱旷”:干旱不丰收。
- “为鞠凶”:导致灾害。
- 宸衷轸念恒冲冲,爰命臣珵奉黄琮。
- “宸衷”:帝王的内心。
- “轸念”:忧虑思念。
- “恒冲冲”:常常心怀忧思。
- “爰命”:于是下令。
- “臣珵”:大臣李珵。
- “奉黄琮”:拿着黄色玉琮。
- 函香不远祠灵宫,州侯县邑致虔恭。
- “函香”:祭祀用的香囊。
- “不远”:不远送。
- “祠灵宫”:在神灵的庙宇中进行祭祀。
- “州侯县邑”:州的长官和县的长官们。
- “致虔恭”:虔诚恭敬地送来礼物。
- 奔走执事无惰容,神圣昭明天听聪。
- “奔走执事”:忙碌地处理事务。
- “无惰容”:没有懈怠的态度。
- “神圣”:神圣不可侵犯。
- “昭明”:明亮照耀。
- “天听”:上天的听觉。
- 精诚肸蚃潜相通,礼成燕享情融融。
- “精诚”:真诚的精神。
- “肸蚃”:香气或气息。
- “潜通”:暗中相通。
- “礼成”:仪式完成。
- “燕享”:宴会。
- “情融融”:感情融洽。
- 振衣独上最高峰,长见云表招玉龙。
- “振衣”:抖落衣服上的灰尘,意指精神振奋。
- “最高峰”:最高的峰顶。
- “招”:吸引、召唤。
- “玉龙”:比喻吉祥之物。
- 斡旋造化须神功,愿得十雨而五风,载歌天保庆言丰。
- “斡旋造化”:调节自然的造化。
- “神功”:神奇的本领。
- “愿得”:希望得到。
- “十雨而五风”:比喻天气变化符合农时。
- “天保庆言丰”:祝福天赐予丰收和平安的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