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刚心,千锤义骨。
应变出奇,风云倏忽。
手障长淮,气吞逆胡。
天道人伦,百世不诬。
【注释】
刚:坚强,刚毅。义骨:有正义之气的骨骼(指人的品格)。
逆胡:指侵扰中原的少数民族胡人。
天道:天理,自然法则。人伦: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
百世不诬:一百代也不会被歪曲。
【赏析】
张睢阳是唐代著名的民族英雄,以忠烈著称于世。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刻,张睢阳毅然请缨,奔赴前线,誓死保卫国家。在一次激战中,睢阳身受重伤,但仍挥剑奋力杀敌,最终壮烈牺牲。这首诗是诗人为纪念张睢阳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张睢阳高尚品德和英雄行为的赞美之情。
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韵脚,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诗中的“刚”与“义骨”、“气吞”与“风云”相互呼应,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人通过对张睢阳英勇事迹的赞颂,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爱和忠诚。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张睢阳的英雄形象。作为一首爱国主义诗歌,它激励着后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