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欲为周,上策君门。
退欲为孔,著书河汾。
疏爽通达,志尚亦伟。
格言良多,称隐君子。
【注解】
进欲为周:进,指晋王杨坚(文中子之子);周,指代北周的建立者宇文护。
君门:君王之门。
退欲为孔,著书河汾:退,指代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王通。河汾,即河汾二曲之间,是王通著书立说的地方。
疏爽通达,志尚亦伟:疏爽,指文思通畅。通达,指心胸豁达。志尚亦伟,意为志向崇高、伟大。
格言良多,称隐君子:格言,指道德规范和生活哲理。称,称赞。隐君子,指不事王侯,隐遁山林的高士。
【赏析】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是唐代诗人王绩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共有205首,这是其中的第93首。此诗主要描绘了文中子的高尚品格和远大的志向。
诗中描述了文中子进欲为周、退欲为孔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文化的热爱。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道德规范和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还提到了文中子疏爽通达、志尚亦伟的特点,以及他的格言甚多、称隐君子的形象。这些形象都展现了文中子高洁的品德和远大的人生理想,使他成为了一个深受后人敬仰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