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行纯备,经学邃深。
旷世逸才,博物洽闻。
箴规时政,忠谠恳恻。
晚节依违,贤者之惜。
注释:
- 孝行纯备,经学邃深:孝顺品行纯洁完备,经学知识深邃精进。
- 旷世逸才,博物洽闻:超越时代的英才,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见识。
- 箴规时政,忠谠恳恻:以箴言劝谏时政,忠诚正直恳切深切。
- 晚节依违,贤者之惜:晚年的行为模棱两可,是贤者的惋惜。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字伯喈)的赞颂。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着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也有着复杂的政治生涯和晚年的悲剧。这首诗通过对他一生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首句“孝行纯备,经学邃深”突出了他的孝顺和深厚的经学造诣。孝行在儒家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经学则是儒学的核心,两者都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这里的“纯备”意味着他的孝行达到了极致,而“邃深”则表示他对经学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第二句“旷世逸才,博物洽闻”赞美了他超越时代的才能和对各种知识的广泛了解。这里的“旷世逸才”意味着他具有超凡脱俗的才华,而“博物洽闻”则表示他的知识涵盖了各个领域,且都十分精通。
第三句“箴规时政,忠谠恳恻”赞扬了他直言进谏的政治品质和真诚直率的性格。这里的“箴规时政”指的是他敢于直言批评时政,而“忠谠恳恻”则强调了他的忠诚和诚恳。
最后一句“晚节依违,贤者之惜”表达了人们对他晚年行为的评价和惋惜。这里的“晚节依违”意味着他在晚年的行为有些犹豫不决,而“贤者之惜”则表示人们对于他的这种行为感到惋惜和遗憾。
这首诗通过对蔡邕一生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他的孝顺、经学造诣、才华横溢、直言进谏、忠诚直率以及晚年的犹豫和惋惜,都成为了评价他的重要标准。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蔡邕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