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散和燠,雾敛天日晴。
杨翘吐华滋,万汇争熙明。
幽居寡相接,而况尘俗撄。
兴来命壶觞,独向檐前倾。
好花当姬待,鸟韵笛与筝。
悠然自满引,浩笑春冥冥。
美人渺难期,俗物吁可憎。
小山差强意,独立当前横。
举杯一劝之,与子两忘形。
山灵不解饮,傲睨终古醒。
我酌还自酬,直欲空瓶罂。
颓然径醉卧,云月为枕屏。

独酌

春风散和燠,雾敛天日晴。

杨翘吐华滋,万汇争熙明。

幽居寡相接,而况尘俗撄。

兴来命壶觞,独向檐前倾。

好花当姬待,鸟韵笛与筝。

悠然自满引,浩笑春冥冥。

美人渺难期,俗物吁可憎。

小山差强意,独立当前横。

举杯一劝之,与子两忘形。

山灵不解饮,傲睨终古醒。

我酌还自酬,直欲空瓶罂。

颓然径醉卧,云月为枕屏。

注释:春风:春天的风。和煦温暖。燠(yù):湿热。收敛、收敛、消散的意思。“和燠”即暖风。雾:云雾。敛:消散。霁(jì):天气转晴。“霁”是“雨止天晴”的简称。“雾敛”指云雾消散。“天日晴”指天气晴朗。

翘(diāo):同“凋”,草木枯萎。“杨翘”指杨柳枝条。“杨翘”指柳树的枝条。“华滋”指花朵繁美。“华滋”指鲜花繁盛。“万汇”指万物。“争熙明”指各种事物都欣欣向荣,光明灿烂。“熙”意为光明、热闹。“熙”意为光明、热闹。

幽居:幽静的居所。“寡相接”指很少与人交往。“尘俗”指世俗之事。“尘俗”指世俗之事。“撄(yīng)”同“撄”,骚扰、扰乱。“撄”意为骚扰、扰乱。

兴来:兴致来了。“酒樽”指酒杯、酒壶。“壶觞(shāng)”泛指酒器。《诗·周南·卷耳》:“嗟嗟出车,于彼田间。……载驰载驱,归靡之田。”毛传:“载驾,车也;驱,御也;归靡之田,谓归家之田。”这里用其本意,以形容诗人饮酒的心情。“命壶觞”指命令酒杯、酒壶喝酒。“命”通“令”。

好花:美好之花。“姬”,女子的美称。《诗经·邶风》中有“静女其娈”、“静女其娈”等诗句,其中“好女”指美女。《诗经·卫风》中有“有女同行”一句。这里的“好花”指美好的女子。“鸟韵”指鸟儿的叫声。“笛与筝”指乐器——笛子、筝子。“悠扬婉转”之意。

悠然自得:闲适自得的样子。“自满”指满足、得意。“浩笑”指哈哈大笑。“冥冥”原意是指昏暗不明,这里用其本意,指心情豁达开朗。

美人:美丽的女子。“渺难期”指难以预期。“难期”即难以预料。“俗物”指庸俗之物。“吁可憎”指厌恶、讨厌。“吁”通“吁”,叹息之声。“可憎”指令人厌恶。“吁可憎”即令人厌恶。

小山: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诗经》有《小雅》共74篇,都是贵族的作品,内容多为宴饮、狩猎、游赏之类的生活情趣,风格委婉含蓄,语言优美典雅,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诗经·小雅·采薇》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句,后来人们就用杨柳来比喻男女离别的情景。“差强”即勉强可以。“差强”指勉强可以。

独酌:独自饮酒。“举杯”指举起酒杯。“一劝”指一次劝饮。 “两忘形”指忘却自己的形貌,形容欢畅之极的样子。“山灵”指山神。“山灵不解饮”指山神不善于饮酒。“傲睨(nì)”,傲慢地斜着眼睛看着别人。“终古”,永远。“终古醒”即永远清醒。“我酌”指诗人自己斟酒。“还自酬”即还自己酬谢。“直欲”通“只欲”,只希望、只想要。“空瓶罂(pēng)”指空瓶子,喻意无所得。 “瓶罂”即瓶子、陶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