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数茎明月侵,半窗光影半窗阴。
巡檐欲共分良夜,不学相如赋上林。

以下是对《和答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十》的逐句翻译、注释及赏析:

  • 诗句原文:新竹数茎明月侵,半窗光影半窗阴。巡檐欲共分良夜,不学相如赋上林。

  • 译文注释

  • 译文:几根新嫩的竹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一半的窗户被明亮的月光照亮,另一半却被阴暗笼罩。我渴望与朋友一起分享这个美好夜晚,不想像司马相如那样去描写那上林苑的美景。

  • 注释:竹(新嫩的竹子):指新生的竹笋或刚刚发芽的竹苗。明月(明亮的月光):形容月光明亮,照得物体清晰可见。光影(明亮与阴暗):描述窗外光线的明暗变化。良夜(美好的夜晚):形容时间是夜晚,适合共享。相如(司马相如):古代著名的文人,以赋诗著称。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位于长安城外):一个充满自然景观的地方。

  • 赏析

  • 意境描绘:这首诗通过“明月”和“光影”来营造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气氛。月光下的竹影与窗内的明暗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

  • 情感表达: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他希望与朋友共同欣赏这美妙的夜晚,而不是沉溺于繁华世界的喧嚣和繁华。

  • 文学价值: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友情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

  • 历史背景:明代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以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夏良胜作为当时的一员,其诗作也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和答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十》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