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移屋入山深,曾约烟霞老住林。
悔却出来归已晚,山灵应笑负初心。
【注释】
和答崇道写怀二十咏其一:和答,回应,应和。崇道,作者友人的号。写怀,抒发情怀。二十咏,指《和答崇道二十首》中的第二十首。崇道是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的号。司马承祯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被召入长安,授金紫光禄大夫;同年八月出山,隐居于终南山太和洞中。
曾约烟霞老住林:曾经约定要隐居山林,与烟霞为伴。曾约,过去曾有约定。
悔却出来归已晚:懊悔当初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了。悔却,后悔。出来,从山中返回。
山灵应笑负初心:山林神灵应当嘲笑我违背了初衷。山灵,指山林中的神灵。应笑,应该嘲笑。负初心,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赏析:
这是一首酬谢诗,酬赠给友人司马承祯的。这首诗开头两句“几年移屋入山深,曾约烟霞老住林”,说的是自己为了远离尘嚣,隐居山中,与世无争,所以将房屋也移到深山之中。而“曾约”则表明,他曾经有过一个约定,那就是要与烟霞为伴,过上清静的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
接下来的句子“悔却出来归已晚,山灵应笑负初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决定的反思和懊悔。他后悔当初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山林神灵应当嘲笑他违背了自己的初衷。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执着和追求,又表现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妥协。
整首诗通过诗人与山林之间的对话,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念。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放弃,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