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十卷青蝇案,炎海三千白发臣。
人尽不堪公转乐,满头明月脱纱巾。

乌台是御史台,位于今河南省汝阳县。苏轼被贬到黄州后,曾在乌台办公。

公转:指朝廷官员的轮班工作或升迁调动。

公转乐:意指因公(指公事,这里指官场)而得到快乐。

脱纱巾:指卸下官帽。纱巾,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头巾。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借写自己的遭遇以抒发政治失意之感。首句中的乌台、青蝇案、炎海等词语,都暗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坎坷经历和被贬谪之痛。第二句中的白发臣,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然而,尽管诗人在官场上屡遭挫折,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生活的热情。相反,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继续努力工作。这从“人尽不堪公转乐”一句可以看出,这里的“公转”,并非贬义词,而是泛指各种工作或活动。诗人虽然被贬到了黄州,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相反,他依然过着忙碌的生活,与百姓交流,参与各种事务。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正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最后两句则是对诗人本人的赞美。诗人不仅在政治上有成就,而且在生活上也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他曾经在乌台办公时,曾写下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如今,他卸甲归田,但依旧保持着那种豁达的心态,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这种精神,也正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一。总之,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在不同时期的经历进行描述,展现了他在政治生活中的起伏和变迁以及他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启示,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