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山光明几上,松阴竹影度窗前。
焚香对坐浑无事,自与诗书结静缘。
【注释】
1.水色:水的颜色。
2.山光:山的光辉。
3.松阴竹影:松树的影子和竹子的影儿。
4.度(duó):穿过,通过。
5.焚香:点燃熏香。
6.对坐:相对而坐。
7.结静缘:结交清静的缘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在幽静的山水中,与诗书为伴,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首句写景,次句抒情,三、四句承前启后。“明”是光明的意思,这里指光亮如水的山色,明亮的日光;“几上”即桌案上,这里借指书桌。“松阴竹影”,是说松树林子的影子和竹林里的光影,都映在窗前的白纸上。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清新幽静的山水图。五、六句是作者的内心感受,也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他面对这幅美景,没有去欣赏它,而是静静地焚香对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似乎在默默地品味着什么,也许在沉思,也许在默诵。他并不急于去做什么,只是默默地坐着,享受这份宁静。最后一句点明了他与诗书结缘的原因,是他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天地,他的心境已经超越了世俗,达到了一个清净的境界。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朴素,意境清新幽雅,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山水画》是一首典型的写景诗,它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表达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