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韵非慷慨,女态非软和。
个中真韵态,侧弁语乡难。
艾焰无时息,苦澜终自波。
掀唇吾未敢,愧尔鲫鱼多。

【注释】:

士韵:士人的风度。

女态:女子的体态。

个中:内心。

侧弁(biàn):指古代的一种头饰,斜插在帽边。

艾焰:指艾草燃烧时冒出的烟,比喻隐晦难明的事物。苦澜:比喻困难和挫折。

掀唇:形容人说话带刺,不愿轻易放过别人。

愧尔:对不起你,表示歉意。鲫鱼:这里指鱼,因为鱼是“鱼多”,所以用“多”来比喻。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借写自己夜坐时的所感所想,以辛辣的笔触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丑恶面目。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沉郁顿挫,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联两句,诗人从自己的感受说起,点出了作诗的动机:“士韵非慷慨,女态非柔顺。”意思是说,作为有骨气的文人应该豪放而不软弱,作为贤惠的妻子应该柔顺而不刚强。这两句话看似平常,实际上暗含深意。“士韵”与“女态”本是相对立的两种不同性格和气质,而作者却将它们并列起来,这就表明了他对现实的态度——不赞成这种对立、相反、互为消长、彼此排斥的“男女分位”的旧社会观念。“非”字在这里起到了否定的作用。

颔联两句,诗人从正面描写自己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个中真韵态,侧弁语乡难。”意思是说,在内心深处,我真正体会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然而,这种情感又难以言表,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里的“个中”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侧弁”即斜插在帽边的簪子,用来修饰头发,也象征着一种独特的风采;“语乡难”则是指这种情感在表达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

颈联两句,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艾焰无时息,苦澜终自波。”意思是说,虽然心中的痛苦如同艾草燃烧时冒出的烟雾那样难以消除(但终究会过去),但是那种困境和挫折却始终如一地伴随着自己(永远无法摆脱)。这里的“艾焰”指的是痛苦;“苦澜”则是指困境和挫折;“无时息”与“终自波”都强调了时间的长久和变化的过程。

尾联两句,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对对方表示了歉意。“掀唇吾未敢,愧尔鲫鱼多。”意思是说,尽管我心中有许多话想说(但我却不敢随便开口),但我还是非常抱歉(因为我的言辞过于尖刻,甚至有些过分)。这里的“掀唇”指的是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鱼多”则是一种谦称的说法,意思是说对方的言辞比鱼类还要多,也就是表示对方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含蓄蕴藉,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它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遭遇和心路历程,更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