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里春山耸复低,依依眼角转凄迷。
楼空金谷花无主,柳暗章台鸟乱啼。
誓许三生谐半面,又愁白日惜分飞。
可怜的的芙蕖蕊,也照清江也照泥。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关键词语的把握,对重点词句的分析能力。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进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答题时注意结合具体的意象分析其意境及作用,同时注意要与标题联系起来思考,这样能更好的作答,也有利于平时积累。
(一)
望里春山耸复低,依依眼角转凄迷。楼空金谷花无主,柳暗章台鸟乱啼。誓许三生谐半面,又愁白日惜分飞。可怜的的芙蕖蕊,也照清江也照泥。
【译文】
远望中春天里的山峦起伏有如耸立也有如低垂。我眼里的景物似乎在眼中转动着,显得凄迷而伤感。空寂的高楼不见往日繁华,只有落花飘零。昔日章台之上莺歌燕舞,而今却只有鸟儿鸣叫。曾经发誓要与爱人相见,可如今却是人去楼空,白日里也是难分难舍。可怜那水中浮萍,也映照着春江春水,也映照着泥土。
【注释】
①薄命:命运多舛;不幸的命运。 ②怅望:眺望。③“春山”二句:写诗人眺望春山之景。春山是山间景色,山上草木繁茂,生机勃勃。“耸”形容山峰高耸,“低”形容山峰平缓。③“楼空”二句:写诗人登上高楼所见之景。楼,指华丽的高楼,为古代富贵人家的居所。“花无主”意谓花儿没有主人。④“章台”二句:写诗人登临章台所见之景。章台为古长安城东门,这里指汉成帝妃班昭所居之处。
(二)
赋得薄命词 其六
望里春山耸复低,依依眼角转凄迷。楼空金谷花无主,柳暗章台鸟乱啼。誓约三生谐半面,又嗟白日惜分飞。可怜的芙蕖蕊,也照清江也照泥。
【译文】
远望中春天里的山峦起伏有如耸立也有如低垂。我眼里的景物似乎在眼中转动着,显得凄迷而伤感。空寂的高楼不见往日繁华,只有落花飘零。昔日章台之上莺歌燕舞,而今却只有鸟儿鸣叫。曾经发誓要与爱人相见,可如今却是人去楼空,白日里也是难分难舍。可怜那水中浮萍,也映照着春江春水,也映照着泥土。
【注释】
①薄命:命运多舛;不幸的命运。②怅望:眺望。③“春山”二句:写诗人眺望春山之景。春山是山间景色,山上草木繁茂,生机勃勃。“耸”形容山峰高耸,“低”形容山峰平缓。④“楼空”二句:写诗人登上高楼所见之景。楼,指华丽的高楼,为古代富贵人家的居所。“花无主”意谓花儿没有主人。⑤“章台”二句:写诗人登临章台所见之景。章台为古长安城东门,这里指汉成帝妃班昭所居之处。⑥誓约三生谐半面,又嗟白日惜分飞。可怜的芙蕖蕊,也照清江也照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遥望春山、空楼、金谷、章台的美景以及自己心中的种种感伤。
首联先写春光明媚,春山巍峨秀丽。诗人远眺群山,只见它们或起或伏,变幻无穷,令人目不暇接,心神荡漾。颔联写诗人登上高楼,只见金谷园里落英缤纷一片凋零景象,章台之上黄鹂失伴哀鸣。颈联写诗人曾与爱人许下誓言,希望与她相会;然而现在她已离开人世,只剩下诗人一个人在高楼独处。尾联写诗人看到水中芙蓉花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小河和泥泞的水田之中。
本诗以景衬情,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来表现诗人的悲伤之情。
全诗以“春山”开头和结尾,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结构:春山-秋山-春山-秋山…如此往复不已,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爱情失落的无限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