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风绪惬,浥浥片心降。
烛冷清连曙,吟馀梵写腔。
荷钿开晓镜,蕉露亚秋窗。
底怪穿棂月,移人影半双。
【注释】:
偶然:无故,没有原因。风绪惬:指心情舒畅、愉快。浥浥(yì):水珠滴落的样子。降:落。烛冷清连曙:夜已很深了。清:明亮。连曙:连续的黎明。梵写腔:佛教徒念经时唱的调子。蕉露:蕉皮上露水。蕉:芭蕉。亚:覆盖。底怪:奇怪。穿棂月:月光穿过窗棂。移人影半双:月光映出人影,一半模糊一半清晰。
赏析:
此诗题作“草堂”诗,应是作者在舅氏闵康侯家所居草堂中所作。诗人在这首诗里,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草堂幽静的环境,抒发了自己对这种环境的热爱之情。
首句“偶然风绪惬”,点明自己来到草堂的原因,即“偶然”。这里的“风绪”指的是心境和情趣。“惬”字则表达了一种愉悦、满足的心情。
接下来四句,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展现了草堂内外宁静而美丽的景色。“烛冷清连曙”,“烛冷”指的是夜深人静,蜡烛的光亮已经变得微弱;“清连曙”则是说连着几个夜晚都是这样,直到天刚亮才熄灭。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草堂夜晚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在这里度过的孤独时光。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又从听觉的角度来描绘草堂内的景致。“吟馀梵写腔”,指的是在吟诗诵经之后,又开始了新的一段唱诵;“梵写腔”则是唱诵的声音,充满了宗教气息。“荷簟开晓镜”,则是说清晨起床后,推开窗户看到荷塘边的荷叶上挂着露珠,如同一面镜子一样;“蕉露亚秋窗”,则是说窗外的芭蕉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覆盖了整个秋窗。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草堂内自然景物的美丽,也表现了诗人对这些美景的喜爱与留恋。
最后两句“底怪穿棂月,移人影半双”,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草堂的景致,以及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的心境。这里的关键是“底怪”二字,它既表达了惊讶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美好环境的珍视和喜爱。同时,“移人影半双”也暗示了在这种美景中,诗人的身影显得更加孤独,但也增添了几分韵味。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草堂内外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自己的亲身感受,展现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这种美好环境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