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友同兹地,有怀各自持。
荒陂一饭涩,馀俗隔江疑。
所赖歌吹杳,稍怜杯酒迟。
客程应未半,华发已丝丝。
注释:
姻友同兹地,有怀各自持:这里指的是作者与姻亲在符离(今安徽宿州)的旅馆相遇,他们都有自己的心事。
荒陂一饭涩:荒陂,即荒芜的田地,用来比喻生活艰难。一饭涩,意为吃饭时感到苦涩。
馀俗隔江疑:馀俗,指当地的风俗习惯。隔江疑,意味着这些风俗习惯让人感到陌生和疑惑。
所赖歌吹杳:所赖,指依赖;歌吹,指歌声和音乐;杳,深远。这里的意思是依靠歌声和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感慨。
稍怜杯酒迟:稍怜,略感同情;杯酒迟,意味着饮酒时间过得很慢。这里表达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客程应未半,华发已丝丝:客程,指旅途中的艰辛;华发,指头发变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经历了许多困难,但白发已经开始出现,暗示着岁月无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整首诗以“除夜”(除夕)为背景,通过描绘旅舍中的情景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
诗的前两句“姻友同兹地,有怀各自持”,通过描绘旅舍中的人与事,展示了作者与其他人的交往和内心的感受。这里的“姻友”指的是与自己有亲戚关系的朋友,而“各自持”则表达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不能共同分享喜悦或忧愁。
接下来的诗句“荒陂一饭涩,馀俗隔江疑”,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荒陂上吃饭时的苦味和对当地风俗习惯的困惑。这里的“荒陂”象征着生活的艰难,而“一饭涩”则形象地表达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诗人转向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所赖歌吹杳,稍怜杯酒迟”,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歌声和音乐以及饮酒时间的缓慢,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歌吹”指的是人们唱歌时发出的声音,而“酒迟”则表示饮酒的时间过得很慢。
诗人以“客程应未半,华发已丝丝”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虽然还未完成旅途的一半,但已经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这里的“客程”指的是旅途的艰辛,而“华发”则是指因岁月沧桑而逐渐变白的头发。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深刻,通过对生活环境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无情的深刻认识。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王建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特点,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