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报功铭太常,异姓独数河间王。
上公茅土传无疆,矫矫孙子承其芳。
文韬武略众所臧,中朝注倚麟凤祥。
先皇召见七宝床,寻常雨露沾濡滂。
我皇继统御明堂,熙熙民物归虞唐。
岂以盛治忘豫防,简阅戎备心皇皇。
维时四月天艳阳,敕开射圃西苑傍。
黄屋左纛临中央,虎贲貔貅侍两厢。
旌旗卷云白日黄,金鼓殷地晴雷镗。
诸侯剑佩纷以跄,装束绣帽云锦裳。
雕弓韔服矢插房,拱翼趋进仍雁行。
惟公年少思奋攘,况复第一爵序当。
挥鞭纵辔意气扬,蹴踏神骏惊高骧。
瞥若掣电流晶光,手中白羽鸣秋霜。
参连破的相铿锵,飞鸟退伏兔走藏。
应弦落彀非蹶张,却笑一箭空穿杨。
众目愕顾风回飏,欢呼振耳声洋洋。
后来继者谁颉颃,鹏鹍斥鴳难为翔。
天颜有喜宠命将,劳宴特赐流霞觞。
这首诗是一首咏射的诗歌,通过描绘射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武艺和英雄的赞美。
我们来看第一句“文皇报功铭太常,异姓独数河间王。”这里的文皇指的是汉武帝,他在平定匈奴后,曾下令在太常寺刻下《武帝报功德记》碑文,以纪念他的功劳。而“异姓独数河间王”则是说在众多功臣中,唯有河间王被特别表彰。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河间王刘德是汉武帝的宠臣,他曾经因为一次射箭比赛而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
我们看到第二句“上公茅土传无疆,矫矫孙子承其芳。”这里的“上公”指的是汉武帝,他曾封赏给河间王一块土地,这块土地就是后来的河间郡,这体现了汉武帝对河间王的重用和信任。而“矫矫孙子承其芳”则是指河间王继承了祖父的风采,成为了一代名将。
我们看到第三句“文韬武略众所臧,中朝注倚麟凤祥。”这里的“文韬武略”指的是河间王的文武双全,他不仅善于用兵,也擅长治国安民。而“中朝注倚麟凤祥”则是指朝廷上下都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将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我们看到第四句“先皇召见七宝床,寻常雨露沾濡滂。”这里的“先皇”指的是汉武帝,他曾召见了河间王,并给予了他极高的礼遇。而“七宝床”则是指汉武帝为他准备的豪华宴席,可见他对河间王的重视。同时,“寻常雨露沾濡滂”则是指汉武帝对河间王的恩宠如同雨露般滋润,让他感受到了国家对他的重视和信任。
我们看到尾句“我皇继统御明堂,熙熙民物归虞唐。”这里的“我皇”指的是汉武帝,他继续统治天下,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这与尧舜时期的景象相似。
这首诗通过对射箭场景的描写,赞美了英雄的武艺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武艺和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