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临千文流,下有百尺泥。
铜瓶偶坠此,至宝中道遗。
思之弗能置,朝夕颦双眉。
洗濯忽在手,把玩不忍离。
汲深固有用,履险真如夷。
神物岂终失,笑歌欲忘饥。
行当荐清庙,永结千载期。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写铜瓶坠地的经过,颈联写作者对此的感慨,尾联写自己对此事的处理及所愿。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溪临千文流”用流水来拟写山涧的清冷,“洗濯忽在手”用“洗濯”来拟写泉水的清澈,“汲深固有用”用汲井来拟写水井之深。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如“思之弗能置”与“朝夕颦双眉”,前者是说诗人日夜思念,后者是说因为思念而不时皱眉头。最后一句“永结千载期”则是说诗人希望自己和铜瓶永远在一起。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前六句先写铜瓶坠落的经过,七、八句写诗人对此的感受,九、十句写自己对此事的处理及所愿,最后一句则抒发诗人的愿望,即希望与铜瓶永远在一起。

【答案】

铜瓶行(其一):

溪临千尺流,下有百尺泥。

①溪:指山涧的水。②流:水流。③泥:指山涧的泥土。④“千尺流”,以流水来拟写山涧的清冷。⑤“百尺泥”,以泥土来拟写山涧的险峻。⑥“至宝中道遗”,用铜瓶来比喻山涧中的美玉。

译文:

山涧的水奔流而下,山下却是又深又湿的泥泞。

铜瓶意外掉到山涧里,却成了一块美玉。

想到这美玉就难以放下,一天到晚都皱眉叹息。

把它洗干净放在手里,玩赏着舍不得离去。

从很深的水井汲水很有用处,走在险峻的地方就像平地一样。

神物难道终久会失掉?听到它的歌声就忘了饥饿。

将来一定要把它献给朝廷,永远和它在一起。

赏析:

《铜瓶行》(其一)是一首描写铜瓶坠入山涧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玉的钟爱之情。

首联:“溪临千文流,下有百尺泥。”意思是说,溪水流淌,旁边就是高高的石头和深深的泥沙。诗人用流水来拟写山涧的清冷,用泥土来拟写山涧的险峻。

颔联:“铜瓶偶坠此,至宝中道遗。”意思是说,一个不小心,铜瓶从高处摔到了山涧中,变成了一块美玉。诗人用铜瓶来比喻山涧中的美玉,表达出对美玉的赞美之情。

颈联:“思之弗能置,朝夕颦双眉。”意思是说,想着这块美玉却不能放下,整天愁眉不展。诗人用“思之弗能置”来表达对美玉的钟爱之情;“朝夕颦双眉”则表达了因为思念而不能释怀的心情。

五、六两句:“汲深固有用,履险真如夷。”意思是说,从很深的水井汲水很有用处,走在险峻的道路上就像是走平地一样容易。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汲井比作行走的道路,将水井比作平坦的大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尾联:“神物岂终失,笑歌欲忘饥。”意思是说,神物岂能终会失去?听到它的歌声就忘了饥饿。这里,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神物比作歌声,表达了诗人对神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听到歌声而忘记饥饿的愉悦心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玉、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铜瓶坠入山涧这一事件的描述,表达了对生活哲理的理解和对人生经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