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性嗜酒,未必因诗止。
传君病痰热,乃在深冬里。
酒岂为君患,自责固君子。
昨过高坡寓,已报勿药喜。
东风畅春和,正及病新起。
卷册未忘倦,尊罍尚可理。
苟非沉湎失,数酌亦由已。
醒然坐终日,于君亦迂矣。
朝下北门直,伫望西江涘。
客中且为乐,谁能阅千祀。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朋友傅说所写的一首诗。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包含一个关键词,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渊明性嗜酒,未必因诗止。(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嗜酒:喜爱喝酒。)
  • 译文:陶渊明性格喜好喝酒,并不一定因为诗才而停止饮酒。
  • 注释: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喜欢饮酒,但并非因为诗歌才华而完全戒酒。
  1. 传君病痰热,乃在深冬里。(传君:传达给你。病痰热:疾病引起的痰热。)
  • 译文:告诉我你因痰热生病,这是在深冬的时候。
  • 注释:这里的“病痰热”指的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通常由于体内湿热过盛导致。深冬时节是人体阳气开始潜藏,阴邪相对较强的时候,因此容易引发或加重某些疾病。
  1. 酒岂为君患,自责固君子。(酒:在这里可能是指酒精。)
  • 译文:酒难道是你的祸患?你应当责备自己才是个君子。
  • 注释:这里强调了饮酒应当适度,不应过度依赖酒精来寻求安慰或者治疗。同时,也批评那些沉迷于酒精的人,认为他们应自我反省才是真正有道德的君子。
  1. 昨过高坡寓,已报勿药喜。(昨:昨天。高坡寓:在高处的住所。)
  • 译文:昨天我在高处的住所,已经告诉你不要担心病情会恶化了。
  •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病情好转的消息感到欣慰。
  1. 东风畅春和,正及病新起。(东风:春风。畅:通畅。)
  • 译文:温暖的春风畅通无阻,正好赶上你的新病发作。
  • 注释: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风的温暖有利于身体恢复健康。这里的“新起”指的是新近发病的症状或状况。
  1. 卷册未忘倦,尊罍尚可理。(卷册:书本、文件。尊罍:古代的一种酒器。)
  • 译文:没有忘记阅读的书籍和文件,还有可以整理的酒杯和酒具。
  • 注释:这句反映了诗人即使在患病期间也没有放弃学习和工作,依然勤奋地处理公务和私人事务。
  1. 苟非沉湎失,数酌亦由己。(苟:如果。沉湎:沉迷于某事而无法自拔。)
  • 译文:如果不是因为你沉溺于饮酒而失去理智,那么偶尔喝点酒也是你自己的选择。
  • 注释:诗人在这里提醒朋友,饮酒应当适度,不能因为一时的放纵而影响了健康和理智。
  1. 醒然坐终日,于君亦迂矣。(醒然:清醒的样子。迂:迂腐。)
  • 译文:清醒地坐在那里整日,对你来说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做法。
  •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行为的批评,认为他不应该过于固执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在生病的时候。
  1. 朝下北门直,伫望西江涘。(朝下:早上下来。北门:地名,具体位置不明。西江:长江的西面支流。)
  • 译文:早上从北门下来,我站在西江岸边远望。
  • 注释:这句描绘了诗人早晨离开住所时的情景,以及他站在江边远眺的动作。
  1. 客中且为乐,谁能阅千祀。(客中:在外居住。阅:经历。千祀:千年的历史。)
    译文:在异乡生活就要快乐一些,谁能经历千年的历史呢?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劝诫朋友要珍惜当下的时光,不要太过忧伤。

赏析:
苏轼的这首《和傅曰川止酒》是一首赠答诗,表达了他对朋友因病而停酒的关切和劝诫。诗人以陶渊明为例,说明饮酒并非完全是诗才的表现,而是一种个人习惯。诗人通过劝诫朋友节制饮酒,希望他能在疾病中保持清醒和理智,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坚持和对健康的重视,以及对朋友深深的关心和理解。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