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君此去意如何,一道苍生望抚摩。
往事已非空浩叹,功名岂为杀人多。

【注释】:

  1. 嗟(jiē)君此去意如何:感叹你这次出使荆襄,心中有什么想法。
  2. 一道苍生望抚摩:百姓们都盼望你能安抚他们。
  3. 往事已非空浩叹:过去的一些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只能徒然叹息。
  4. 功名岂为杀人多:功名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为了杀许多人而获得吗?
    【赏析】:这首诗写于唐代天宝三年(744),薛志渊被派往荆襄(今湖北荆州一带)。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薛志渊此行的关切和忧虑之情。
    前两句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薛志渊此次出使的忧虑,“嗟”字写出了诗人的忧心忡忡。“一”,表示数量词,此处指百姓。“道”,这里指道路或仕途;“苍生”,古代常用来代指百姓。这句是说百姓们都很关心薛志渊此次出使的目的是什么,希望他能为百姓做主。
    第三句是对上一句的转折与深化。“已”,表示过去的意思。“空”,表示徒然、徒劳之意。“浩叹”,表示长声叹息。这两句是说,过去的一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我们只能徒然叹息。这里的“已”指的是过去的一些事情,而“徒然”则表示这些过去的事情都是徒劳无益的。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薛志渊此行所抱的期待与忧虑的抒发。“功名”,表示功业、名声。“岂”,表示疑问语气词。“为”,表示目的。“杀人”在古人心目中常常代表着战争,而战争又常常伴随着大量的死亡。因此,这句话是说,功名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了杀人吗?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薛志渊此次出使的担忧与忧虑之情。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担心;通过对过去事情的反思和对功名目的的追问,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未来的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