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楚江秋,灵瑟声寒泪不收。
明月莫随流水去,好应长照梦中游。

题竹二首 其二

□□□稳楚江秋,灵瑟声寒泪不收。

明月莫随流水去,好应长照梦中游。

注释

  1. □□□”**:形容秋风的猛烈和竹叶的坚韧,暗示诗人与竹的深厚情感。秋风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而竹则代表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2. “灵瑟声寒”:指风吹动竹叶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冷寂的感觉,反映了季节特征和天气的变化。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3. “明月莫随流水去”:意味着月亮不随着流水消逝,而是永远照耀着大地,寄托了诗人对永恒不变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的“莫”字表达了一种坚定的态度,即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这种美好都将持续存在。
  4. “好应长照梦中游”: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希望这份宁静和美好能够长久地存在于自己的梦中,成为永恒的回忆。这不仅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5. “画竹”:郑板桥通过绘画竹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他的画竹子作品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内涵。在这首诗中,他通过画竹子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执着。
  6. “一生”:郑板桥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学习并创作画竹子的艺术,这种对艺术的热爱和投入是他艺术成就的关键所在。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他逐渐领悟到了竹子的精髓,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7. “一生的心血”:这句话强调了郑板桥在画竹子上所投入的努力和智慧。他的艺术生涯不仅仅是为了名利,更是因为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敬畏。
  8. “挺拔”:形容竹子直立不倒的姿态,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和高洁的品质。竹子在风雨中依然屹立不倒,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风貌。
  9. “霜霰余”:描述了雪花和雨珠留在竹叶上的形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美感。这种描述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竹子的美丽,也让画面更加具有意境和深度。
  10. “有志希圣贤,兹图视为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如竹一样坚韧不拔,追求高尚的理想。他以竹子为榜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更高的境界和实现更美好的人生目标。

赏析

此诗句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且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对秋风、明月、竹叶等元素的细致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通过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不懈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