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门巷不成村,细柳深藏卫尉屯。
回首故城三十里,月明风冷送黄昏。

【注释】

过故城遂泊八里屯:路过旧城,于是停宿在八里屯。故城,古称洛阳,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的都城。过,经过。遂,于是。泊,住宿。八里屯,地名,在今河南巩县西南。

萧条门巷不成村,细柳深藏卫尉屯:荒凉萧瑟的门巷无法构成村落,杨柳丛深处隐藏着守卫皇宫的屯兵。卫尉,官名,掌宫禁宿卫之职,汉初置为九卿之一。

回首故城三十里,月明风冷送黄昏:回望故城,已经走了三十里了,月色明亮,夜风寒冷,正是送别黄昏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题中的“过故城”,指的是诗人曾经到过的古城洛阳。诗人通过描绘洛阳城旧日的繁荣景象和今日的荒凉萧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首句“萧条门巷不成村”,描写的是洛阳城的荒凉景象。门巷虽然依然存在,但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繁荣了,无法构成村落。这里的“不成村”既指物质上的荒芜,也隐含着人们生活的贫困和艰难。

次句“细柳深藏卫尉屯”。卫尉,官名,掌管皇宫的守卫。这句诗通过描绘细柳深藏的情景,暗示了过去洛阳城中卫尉屯兵的繁华景象。卫尉屯兵的繁华与洛阳城的荒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昔日繁荣景象的回忆。

三句“回首故城三十里,月明风冷送黄昏”。诗人回望故城,已经走了三十里路了。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他感受到了月明风冷的凄凉。这里,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变化的描写,传达出了他对故城深深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洛阳城旧日的繁华景象和今天的荒凉萧瑟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使得诗歌更具文学性和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