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好兄弟,玉树森以敷。
季也更超特,落落珊瑚株。
注释:你的家族很和睦,兄弟姐妹都很好。你就像树上的玉石树,郁郁葱葱。你的弟弟也很优秀,就像珊瑚树一样。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朱用辅时,对他的弟弟朱季表示了赞美之情。诗中“君家好兄弟”一句,表达了对朱家兄弟情谊深厚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朱季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富有诗意。
君家好兄弟,玉树森以敷。
季也更超特,落落珊瑚株。
注释:你的家族很和睦,兄弟姐妹都很好。你就像树上的玉石树,郁郁葱葱。你的弟弟也很优秀,就像珊瑚树一样。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朱用辅时,对他的弟弟朱季表示了赞美之情。诗中“君家好兄弟”一句,表达了对朱家兄弟情谊深厚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朱季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富有诗意。
【注释】: 玉帐坐生风:将军坐的地方,像风吹动一样。 雕弓控明月:用雕花纹的弓箭控制明亮的月亮。 宝剑抚晴空:用宝剑抚摸晴朗的天空。 笳鼓军容肃:吹着笳鼓,军队的阵容十分整齐。 旌旗敌阵空:旗帜在战场上飘散。 清朝有麟阁:唐朝有麒麟阁,用来收藏功臣的画像。行见纪元功: 将来一定能够建立大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李都阃(李士章)之口,赞颂了唐代名将郭子仪的赫赫战功。全诗从赞颂郭子仪起笔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挽太仆沈少卿》的诗句: 1. 宦路怜腾踏,都来十四年。 - “宦路”指官场之路,“怜”表示同情。“腾踏”形容仕途上的努力与奋斗。“都来十四年”意味着从某人到达某个职位或达到某种状态的时间跨度。 2. 有亲惊白发,无子负青毡。 - “有亲”可能指的是家中长辈,“惊白发”表达了对他们年龄增长的惊讶,因为通常人们期待他们保持年轻。“无子负青毡”可能指的是没有子孙继承家业或地位
【注释】: 晓发女儿寺:清晨从女儿寺出发。 帆开天欲曙,星斗尚招摇:船帆张开,天快要亮了,星星还在天空中闪烁,似乎在召唤我前行。 渐觉村居远,方惊客路遥:慢慢地感觉村庄越来越远,才惊讶于旅途的遥远。 不禁风猎猎,相送水迢迢: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相送的水面遥遥无际。 夜泊知何处,晴云隔暮潮:夜晚停泊不知道要去哪里,晴天的云彩隔着傍晚的潮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家乡去京城时所作
【注释】 过高邮湖:指在高邮湖上。过高邮,今江苏高邮市。 晴湖三十里:湖上晴天时有三十多里的水路。 杳渺绝云天:湖水与天空相接,看不到边际。杳渺,模糊不清的样子。 渔艇浪中出:渔船在波浪中出没。 客帆风外悬:行旅的船帆在风中飘荡。 经游非偶尔:经过这里并非偶然。 飘泊正依然:漂泊不定,但仍然如此。 极目东南道:远眺东南方向的道路。 孤村起暮烟:远处村庄升起了炊烟。 【赏析】
【注释】 昨:刚才 光字:光义,即张光义。 谩(màn)劳:虚耗、浪费。 疏狂:放纵不羁。 宦路:仕途。 异乡:远离家乡的地方。 清光:明亮的月光,这里指皎洁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朋友吴鼎仪相会于中秋之夜时所作。诗的前四句写相聚之喜,后四句写离别之忧。全诗以“重会”开头,又以“明年今夜月,谁复共清光”作结,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诗人在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之情的同时
沙河遇便风遂至龙江关已经打算在沙洲上停泊,忽然来了风雨声。 人们都催促早早出发,我也厌烦了孤身远行。 浪花激起千峰飞出,小舟轻怜一片叶子轻。 此时虽很快捷,仍然处在险境中行进。 【注解】 沙河:即黄河之下游的一段,因两岸多沙土而得名。 便风:顺风。 已拟:本来打算。沙渚:沙洲。 忽来:突然到来。 催早发:催人早日出发。 厌:厌烦。孤征:单人独骑或单独旅行。 浪骇(hài)千峰出:浪花激起
过奉新复与章太仆会遂邀饮驿中观壁间日本碧照野释所题有作 【注释】:奉新,指奉新县,今属江西。驿舍,驿站的住所。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奉新时与友人相聚饮酒时所作。首句交代了这次聚会的地点是在奉新的驿站里;第二句写自己的感受。“独怜”,是“只怜”的意思,即只爱自己。“身似燕”,是说自己像燕子一样轻盈飘逸。因为燕子能飞得很快,所以作者用这个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
【注释】新口: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章太仆:指章纶,字子平,唐末官员。秉烛:手持蜡烛,代指夜间。相与:相互。一醉留:一醉方休。迟明:天未亮。分袂:离别。去住两悠悠:去时无牵挂,住时无留恋。 【赏析】 诗人在新口停泊了一夜后,第二天早晨乘着船继续前进。船行到天亮时,诗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码头,这里没有熟人接待他,于是上岸去找当地官员章纶。章纶是诗人的老朋友,诗人想在这里借宿一晚,以便第二天继续赶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甲申元日奉天殿早朝》中的诗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漏咽铜龙斗已横 - “漏咽”:指时间的流逝,时间似乎在慢慢消逝。 - “铜龙斗”:指的是古代计时器的一种,斗是用来测量时辰的设备。 - 注释:“铜龙斗”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古代计时的工具。 - 赏析:诗人通过“漏咽”和“铜龙斗”的意象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时间感,给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 第二句
【注释】 词垣:指翰林院。二十载:二十年。双凤:唐人李峤有《双凤诗》;一夔:宋人黄庭坚有《一夔诗》。元:原,原来。重礼:重视。士子:读书人。谈诗:作诗。河桥:即汴河桥,在今河南开封附近。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作者在诗里对陈师召的才学和为人作了高度的评价,并表示了深厚的情谊。 开头两句:“词垣二十载,友道托深知。”词垣是翰林院的别称。二十载,意谓陈师召与自己相识相知已二十年了。“友道”
【注释】:送朱用辅北归省墓 其四我昔有远游,逢君惨羁旅。 逢:遭遇。羁旅:旅途中。 异乡感新知,义气两相许。 异乡:不同地域的人,这里指朋友。 新:陌生。 义气:情义、友谊。 “异乡感新知”二句:意思是:在异地结交了新的朋友,彼此之间情意相投,相互信赖。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北归的关切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次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同情
注释: 结交不到三年,一别已是十年。 虽然见面不多,但彼此的思念却是如此深切,总是令人感到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朱用辅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通过“结交未三载,一别今十年”这样的诗句,描绘了两人相识不久就分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离别的惋惜和无奈。接着,“相见讵云疏,相思长自怜”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即使相见不多,但彼此的思念却如此深切,总是令人感到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注释:你现在仕途顺利,轻快的船帆遇到顺风就驶行。龙门海边,你快速地行驶就像箭一样。 赏析:诗人借送友之机抒发自己的抱负和志向。诗的首句点明送别的原因——友人即将北归省墓;次句写友人乘舟北去,一路顺风,速度很快;三、四句写友人的船在海上疾驰如箭。全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注释:燕然山高耸入云,烟雾缭绕,阳光照耀;而你却身处其中,飘然动遐想。 赏析:诗人以雄浑的笔墨描绘出一幅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象。燕然山高耸入云,烟雾缭绕,阳光照耀,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而诗人却身临其境,感受着自然的韵律和节奏。 更令人惊叹的是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他不仅看到了燕然山的壮丽景色,更感受到了其中的生机与活力。他感叹于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生活和未来的深深思考
【注释】 暑雨:夏季的暴雨。新霁:刚刚晴朗。征车:指代远去的车辆。在都门:在京城门外,指送别的地点。之子:你(指朱用辅)。别我:离开我(指送别人)。行逐燕然云:行走如同飞越了燕然山一样高远。燕然:即“焉支”,在今内蒙古杭爱山一带,是古代的边塞名胜,这里借指远方。云:指代飞越。 【赏析】 此诗为送别诗。首句“暑雨发新霁”写送别的时间与天气,点明时令。次句“征车在都门”,交代了离别之地。“在都门”
诗句原文: 莲生失其地,羞与众芳伍。 独笑采莲人,不识莲心苦。 译文: 莲花生长在错误的地方,它羞于与百花争艳。 只有采莲的人嘲笑它,却不知道他内心痛苦的苦。 注释: - 莲生失其地:莲花生长在不适合它的环境里,没有得到适当的生长条件。 - 羞与众芳伍:莲花因为位置不合适,而感到羞愧和尴尬,不愿同其他花朵竞争。 - 独笑采莲人:只有采莲的人在嘲笑莲花,不理解莲花的痛苦和不易。 - 不识莲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