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立棱棱玉一枝,玉河人自渭川移。
休文闲赋郊居日,子美孤吟饭颗时。
馋守虽贫还易得,俗夫非病亦难医。
首阳绝粒于今远,犹似癯然力不支。
【注释】
骨立棱棱玉一枝:形容竹子挺拔,像玉石一样。
玉河人自渭川移:《诗经·小雅·北山》“于以采薇,于沼于沚”毛传:“薇,玉也”,杜甫诗《洗兵马》:“天吴军字成,玉雪为君归”,这里比喻竹子的品格。
休文闲赋郊居日:指谢灵运。谢灵运是东晋著名诗人,他喜欢写山水田园诗。
子美孤吟饭颗时:指杜甫。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常独自饮酒吟诗,食无肉,病无所医。
馋守虽贫还易得:指白居易。白居易有诗云:“我贫吏甚饥”。
俗夫非病亦难医:指苏轼。苏轼被贬黄州后,生活贫困,但精神不衰,经常与友人饮酒赋诗,表现出豁达乐观的情怀。
首阳绝粒于今远,犹似癯然力不支:首阳山是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他们饿得只剩骨头,但依然坚贞不屈。这里用来形容诗人高尚的情操和不屈服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竹子的挺拔和诗人对竹子的不同看法,抒发了作者高傲不屈的精神风貌。
开头两句写竹子的挺直而美丽,比喻其人品高尚;接着写竹子的坚韧而不易折,比喻人的节操高洁。竹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历来受到人们的崇敬和喜爱。杜甫曾写“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这两句诗中也有类似的意境:映照台阶上的碧绿草地,春天的色彩自然地显现出来,隔着树枝上黄鹂的叫声,听起来也很悦耳动听。但是,这里的黄鹂只是象征性地出现一下就飞走了,没有实际意义。
第三句写谢灵运的闲适。谢灵运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常常带着随从去野外游玩,观赏风景。第四句写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的孤独寂寞的生活。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过着清苦的生活,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志向,常常独自饮酒吟诗。第五句写白居易的贫穷和快乐。白居易一生虽然贫困潦倒,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经常与朋友饮酒赋诗。第六句写苏轼的贫困和坚强。苏轼被贬黄州后,生活非常困难,但他仍然保持着豁达乐观的态度,不断地与朋友们饮酒赋诗。
最后两句用伯夷、叔齐的故事来赞扬诗人的精神品质。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著名的忠臣义士,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他们宁愿饿死也不会投降敌人。他们的这种精神品质值得人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