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西接泮池头,别墅新成望野楼。
登罢有山还小鲁,迁馀无地可存周。
窗迎晓日人初起,座拥春风客自留。
不独课农知稼穑,浴沂归咏亦优游。

【注释】

郡城:指曲阜县。

泮池:古代学宫前的大水池,泮水之侧建有孔庙,故称。

别墅新成望野楼:新修的别墅高耸入云,远眺可以看见城外的山野。野楼,城外的楼房。

登罢有山还小鲁:登上楼后遥望群山,想到孔子曾经隐居在小鲁。

迁馀:指孔子从鲁国迁居到周地。周,指东周。

窗迎晓日人初起: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屋檐下早起的人开始活动。

座拥春风客自留:春天的和风拂面而来,客人自己在那里悠闲地坐着享受这美景。

不独课农知稼穑:不仅仅知道耕种。稼穑,指播种、收获。

浴沂归咏亦优游:沐浴在沂水边,回到家乡时吟唱着优美的诗篇。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孔府旧宅东庄之作。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孔府旧宅的无限留恋与向往之情。

第一句“郡城西接泮池头”,点明地点,说明诗人来到曲阜县,这里是孔家故里。第二句“别墅新成望野楼”,写出了孔府旧宅的宏伟壮观;第三、四句,描绘了孔门弟子们在别墅中登高临远,放眼天下的情景,表现了一种旷达胸怀。

五、六句是写诗人登上楼后眺望远方,遥想当年孔子曾在此隐居,他离开鲁国,迁居东周,最后逝世于曲阜县(即今山东曲阜),诗人由此而生感慨。

第七句“窗迎晓日人初起”,描写的是清晨景象,太阳刚刚升起,屋檐下早起的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八、九两句“座拥春风客自留”,则描绘出一幅春风吹拂,客人悠闲自得的景象,进一步衬托了诗人的愉悦心情。

十、十一句“不独课农知稼穑”,表明孔门弟子们不仅懂得耕作,而且了解农业生产知识,这也正是孔子所提倡的教育思想之一。十二句“浴沂归咏亦优游”,写出了孔门弟子们在游览完故乡后,又回到书房中吟诵诗歌、品评诗文的情景。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孔府旧宅的深深怀念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