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官河一棹通,力排群议仰宸衷。
关西夫子能谋国,阃外将军特奏功。
役籍岂劳都水监,旌书须下大明宫。
题诗聊志儒生喜,纪载还归太史公。

【注释】

百里官河——指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

棹通——船通畅。

力排群议——排除众人的反对意见,表示要一意孤行。

关西夫子——指唐代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张说(字子厚)。

阃外将军——泛指有战功的将军。

役籍——指工程的劳动力。

都水监——宋代设置的水部,主管水利,是管理河渠、堤防、沟洫等事务的机构。这里指负责修建运河的官员。

旌书——古代授予有功之人的文书或令牌,这里指朝廷颁发的嘉奖令文。

太史公——司马迁的号,这里指记录功绩的史官。

【赏析】

《观新修运河赠总戎平江陈公》是明代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诗人为总戎平江陈公修筑运河而高兴;颔联赞扬了陈公的政绩;颈联表达了对陈公功绩的认可,同时指出修建运河并非劳役之事;尾联则以赞颂之词收束全篇。

首联“百里官河一棹通,力排群议仰宸衷。”意思是运河开通了,这是经过许多阻力才实现的。

第二联“关西夫子能谋国,阃外将军特奏功。”意思是关西先生善于谋划国家大计,阃外将军立下战功。

第三联“役籍岂劳都水监,旌书须下大明宫。”意思是修建运河的劳动并不需要都水监去操心,朝廷颁布奖励令文,表彰陈公的功劳。

第四联“题诗聊志儒生喜,纪载还归太史公。”意思是我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喜悦之情,记载这件事的人可以回去向太史公汇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