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江波红尾鱼,蒲花初发柳花疏。
江洲日暮忘归去,江鱼上网不知数。
风雨欲来犹不来,箬笠且挂矶头树。
【注释】
江波:江水。
红尾鱼:即鲤鱼,因尾部有红色而得名。
蒲花:指蒲草的花朵。
疏:稀疏。
矶头:山岩石上的凹处,是捕鱼的地方。
箬笠:用竹片编成的斗笠。
【译文】
白白的江波上红尾的鱼,刚刚发芽的蒲草和疏落的柳树。
日暮时分在江洲,忘记了回家。
江中的鱼被网捕获了,却不知道有多少。
风雨即将来临,却没有到来;于是只好把斗笠挂在山岩下。
【赏析】
这是一幅渔人行舟垂钓图,诗中通过渔人的活动来反映江边景色和渔人的心态。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联“白白江波红尾鱼,蒲花初发柳花疏”,写江边景色。“白白”形容江波的颜色,“白白”又可理解为白浪滚滚。“江波”指江水。“红尾鱼”指红尾鲤鱼,因其尾部有如火焰般鲜红而得名。“蒲花”指蒲草,其花朵呈白色。“柳花”指柳絮,因其颜色较淡而微白,且飘飞时如雪花般纷乱而得名。“蒲花初发”指春末夏初时节,正是春雨初歇的时候,所以“蒲花”才刚发芽。“柳花疏”则是指柳絮飘散的景象。这一句描绘出一幅春天江边的景色图,既写出了景物的静态美,也体现了季节特征。
第二联“江洲日暮忘归去,江鱼上网不知数”,写渔人在江边垂钓的场景。“江洲日暮”指的是傍晚时分的江边,“日暮”则是指太阳落山之时,也就是黄昏时分。“忘归去”是指忘记回家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忘记了回家,也可以理解为忘记了回家的路。“江鱼上网”则是说渔人在江边捕鱼,将网撒到江里去捕捉鱼。这句诗描绘了渔人在江边垂钓的场景,表现了渔人的专注和投入。
第三联“风雨欲来犹不来,箬笠且挂矶头树”,写渔人在等待风雨的到来时的情景。“风雨欲来犹不来”是指风雨将要来临,但却迟迟未至的意思。“箬笠”是斗笠的一种,由竹片编制而成。“且挂矶头树”则是说渔人将斗笠挂在山岩下,等待着风雨的到来。这句诗描绘了渔人在等待风雨的过程中的情景,表现了渔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联“风雨欲来犹不来,箬笠且挂矶头树”重复了前三句的内容,但顺序调换了。这两句诗表达了渔人们对风雨到来的期盼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敬畏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渔人活动的描写,展现了江边景色和渔人心态的变化过程,同时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景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