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烟卓午晴不飞,草堂邀宾开翠微。
白袍入门主人笑,青丝系壶童子归。
流莺侑觞作好语,萝阴上壁摇斜晖。
红光溢面我欲去,醉矣无烦更挽衣。
诗句释义及译文:
- “山烟卓午晴不飞”:
- 解释:“山间烟雾袅袅升起,在晴朗的天空中缓缓消散。”
- “草堂邀宾开翠微”:
- 解释:“在绿草丛生的宅院中邀请宾客,推开窗户,享受着微风拂面。”
- “白袍入门主人笑”:
- 解释:“一位身着白色官袍的客人进门时,主人笑着迎接。”
- “青丝系壶童子归”:
- 解释:“一个拿着青丝绳的小孩回来了。关键词注释:青丝绳 - 古代一种用来系壶或酒的绳子,通常用丝绸制成,颜色多为青色。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场景,主人和客人之间的友好交往通过孩童的归家得以体现。
- “流莺侑觞作好语”:
- 解释:“流莺(即黄鹂)为宴席伴奏,唱着悦耳的歌。”
- “萝阴上壁摇斜晖”:
- 解释:“藤蔓覆盖的墙壁映照出斜阳的光芒。”
- “红光溢面我欲去”:
- 解释:“酒的红色光泽映在我的脸上,我决定离开。”
- “醉矣无烦更挽衣”:
- 解释:“我已喝得烂醉如泥,无需再费力地去整理衣物。”
诗句翻译:
山间的烟雾袅袅升起,天空晴朗而不散。在绿草如茵的宅院里,我邀请了宾客,推开窗户,沐浴在清新的微风中。一位身着白袍的客人进门,主人笑着迎接。一个拿着青丝绳的孩子回家,他的归来给这个场景增加了一份生机。黄鹂啼鸣,为宴会增添美妙的音乐。阳光透过藤蔓,洒在墙上,形成美丽的光影。我已经饮酒过多,脸颊泛红,感到有些醉意,便决定离开。
赏析:
本诗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聚一堂、品酒赏景的美好时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通过对山雾、草堂、流莺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同时,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洋溢着愉悦与轻松的气氛,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