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插天天半起,尊居拥护烟云里。
踏尽群峰几千寻,不知犹是孤峰底。
隐若贤人望大圣,贤犹可拟圣难名。
吁嗟遐哉圣所际,高高上极于太清。

祝融峰用韩韵

祝融插天半,居拥烟云里。

踏尽群峰几千寻,不知犹是孤峰底。

隐若贤人望大圣,贤犹可拟圣难名。

吁嗟遐哉圣所际,高高上极于太清。

【注释】:

  1. 祝融: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也是南方地区的神祇之一。这里借指祝融山。插:插足,登上。
  2. 天半:天空的一半。
  3. 尊居: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4. 烟云里:在烟雾缭绕之中。
  5. 踏尽:走过、经过。
  6. 大圣:指至高无上的圣主。
  7. 贤犹可拟圣难名:贤德之人难以比拟圣人的伟大。
  8. 吁嗟:叹词,表示惋惜、感叹。遐哉:远矣、遥远。
  9. 上极:极高处达到。太清:最高的空间。
    【赏析】:
    《祝融峰》是一首描绘祝融山的诗歌。诗人以韩愈的笔法,生动地描绘了祝融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攀登祝融山的感受。诗中通过对山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祝融插天半,尊居拥护烟云里”形象地描绘了祝融山的高峻陡峭,仿佛是插天一半的巍峨山峰,其地位崇高,如同被众山环绕,云雾缭绕。这里的“尊居”和“拥护”等词汇,都传达出了对祝融山崇高地位的赞叹之情。
    颔联“踏尽群峰几千寻,不知犹是孤峰底”则是诗人登山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他走过了许多山峰,但始终觉得这只是众多山峰中的一座,而真正的顶峰还在前方等待着他去探索。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深刻领悟。
    颈联“隐若贤人望大圣,贤犹可拟圣难名”则是对祝融山精神内涵的进一步阐述。这里的“贤人”和“大圣”都是对祝融山人格化的描绘,意味着祝融山不仅仅是一座山峰,更是具有高尚品质和卓越智慧的象征。诗人认为,虽然贤德之人难以与圣人相提并论,但祝融山的精神内涵却是难以言喻的。
    尾联“吁嗟遐哉圣所际,高高上极于太清”则是诗人对祝融山的最高赞誉。他用“吁嗟”一词来表达对祝融山的敬仰之情,同时用“遐哉”来形容祝融山的遥不可及。最后一句“高高上极于太清”,则是诗人对祝融山的最高评价,意味着祝融山已经达到了极致的高度,超越了所有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祝融山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和崇高的精神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