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称最洁,予怜江上月。
散之有馀辉,揽之不盈结。
能照一切物,不染一切物。

【注释】

最洁:纯洁。何物:指什么。称:比、配。怜:同情。江上月:江上的月光。散之:指月光。馀辉:余光。揽之:用手捧取。盈结:指手被月光照射而产生结。能照:能照亮。一切物:指所有事物。不染:不沾染。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江上月的赞美和喜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首句“何物称最洁”是全诗的发端。诗人以“何物”开头,用反问语气,引出下文对江上月的赞美。“最洁”二字,既点题,又为全诗定调——赞美江上月之美。次句“予怜江上月”,紧承首句,进一步说明诗人为何物感到“最洁”。这一句中,“予”字有两层意思:一是诗人自称,表示自谦;二是作者对读者的感情呼唤,希望读者也能像诗人那样去怜爱江上月。这里,“怜”字也表明了诗人对江上月的喜爱。三、四两句写江上月的特点。前一句说“散之有馀辉”,后一句写“揽之不盈结”。“散之”与“揽之”相对应,都写出了江上月的不同姿态:有的散在水面上,洒下一片片光辉;有的则被人们紧紧拥抱在怀里,使人觉得其光辉还不足以致人于满足。这两句既写“散之”与“揽之”的姿态,又通过这一动作描写,表现江上月的特征。最后一句写江上月的作用。诗人指出,江上月不仅美而且有用,它能够照耀一切事物,又不沾染一切事物,因此受到人们的爱怜和赞赏。这一层意思,既是对江上月特点的概括,又是对江上月作用的发挥,使全诗的主题思想得到升华。

此诗以江上月为题,实际上写的是诗人对江上月的赞美之情。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江上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人格色彩。同时,诗人在写江上月的同时,也在写自己的感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