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清间,繁星灿以丽。
煌煌帝者居,乃在栋隆具。
之子岳降英,夙龄紬金匮。
茂脩笃文网,达观超名位。
名材为世珍,宁与凡质俪。
总辔出东门,匪伊江海思。
上有黄发双,怀哉不得寐。
恭荷天子仁,诏归遑敢滞。
入门谢久阔,下堂敕中馈。
长跪进霞觞,颓光愿有系。
东公及西母,延年乐万祀。
岂不称荣遇,何以答明惠。
愿言返明光,皇风挹远裔。
【注释】
- 巍巍太清间:巍峨的太清,指天上。2. 繁星灿以丽:灿烂的星星。3. 煌煌帝者居:辉煌的皇帝所住的宫殿。4. 乃在栋隆具:即在宏伟壮丽的建筑中。5. 之子岳降英:这个年轻人是杰出的英才。6. 夙龄紬金匮:早年就熟读金经。7. 茂脩笃文网:广泛地学习,深入钻研。8. 达观超名位:具有远大的眼光,超然于名利之外。9. 名材为世珍:有才能的人被世人珍视。10. 宁与凡质俪:怎能与平凡人的品格相比?11. 总辔出东门:整理好马鞍准备出门。12. 匪伊江海思:不是为了江海之思。13. 上有黄发双:上头有两位老人。14. 怀哉不得寐:心中忧虑,难以入睡。15. 恭荷天子仁:恭敬接受天子的恩惠。16. 诏归遑敢滞:下诏让我回去,我怎么敢停留呢?17. 入门谢久阔:进门时表示对长久别离的歉意。18. 下堂敕中馈:走下台阶命令家中人做饭菜。19. 长跪进霞觞:长身而跪,敬献美酒。20. 颓光愿有系:让逝去的时光有所牵挂。21. 东公及西母:指东晋宰相王导和西晋宰相王衍。22. 延年乐万祀:延长寿命享受万年之福。23. 岂不称荣遇:难道不是因受荣遇吗?24. 何以答明惠:又怎么能回报您的明察之惠。25. 愿言返明光:希望回归清明光明之中。26. 皇风挹远裔:皇上的风范可以笼罩远方的百姓。
【赏析】
此诗写胡侍读奉诏还乡,诗人送别的情景和心情。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写胡侍读辞朝,后八句写送别情景。首联点出送别的时间是在朝廷中辞朝之后,二、三两句写他辞朝时的情态:在天上璀璨的群星之间,在辉煌的皇宫里,他像一颗明星一样闪耀着光芒,令人瞩目。四、五两句写其才学出众,早习金经,精通儒典,广涉文史。六、七句写他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和远大的志向。颔联写他的人品高尚,不愿同世俗之人为伍。颈联用反衬手法写他的远大志向。中间两联写送别之情。前两句写胡侍读要离开京城,依依难舍之情。“上”字用得极妙,既点出了地点,又写出了人物的身份,同时烘托出诗人的不舍之情。“岂”字用得巧妙,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心情。“恭”字写出了他对天子的敬重。尾联写胡侍读回到京城,诗人设宴招待他的情景。“长跪”、“进霞觞”等动词用得生动形象,表现出了诗人对胡侍读的深情厚意。最后两句表现了胡侍读对国家的忠诚。“东公及西母”,指王导和王衍。“延年乐万祀”,意谓他们能为朝廷延寿,使天下太平。全诗通过送别这一事件,表现了胡侍读的高贵身份和非凡才华,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深深忧虑和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