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回林麓行犹系,月出湖心碎却圆。
佳景当年游不极,更劳飞梦到江天。
注释:我乘坐小舟,沿着树林的麓边行走。月亮从湖面升起,又突然碎成一片片。美好的风景当年游览得还不够尽兴,如今更劳烦飞梦到江天。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林麓中的行旅,表达出自己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画面更具生动性。同时,诗人以“游不极”表达了自己对美景的无限向往和欣赏。
舟回林麓行犹系,月出湖心碎却圆。
佳景当年游不极,更劳飞梦到江天。
注释:我乘坐小舟,沿着树林的麓边行走。月亮从湖面升起,又突然碎成一片片。美好的风景当年游览得还不够尽兴,如今更劳烦飞梦到江天。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林麓中的行旅,表达出自己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画面更具生动性。同时,诗人以“游不极”表达了自己对美景的无限向往和欣赏。
注释: 岸叶从窗入,繁阴篆客衣。 白烟浮渚阔,青草覆鸥肥。 邗水分舟去,丰江带剑归。 神京瞻尚迩,彩处是黄扉。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全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联“岸叶从窗入,繁阴篆客衣。”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画面。这里的“岸叶”指的是岸边的树叶,它们随着微风飘入窗内,为室内增添了几分绿意。而“繁阴”则是指浓密的树荫
下第留南京寄怀庄少府座主二首 其二 苑树青无极,坛云紫欲流。 清时悲楚璧,逆旅看吴钩。 四海身浮梗,千山客上楼。 问奇还载酒,惆怅理南舟。 注释: 苑树:指皇家园林中的树木。苑,指皇家园林。 青:指绿色。无极:无边无际,形容树木的繁盛。 坛云:指皇宫中的云雾。紫欲流:紫色如同流动一般。 清时:清廉的时代。悲楚璧:悲伤地看待被丢弃的玉璧。 逆旅:旅途中暂住的客栈。看吴钩:看着吴地的刀剑
【注释】: 仙谍南华胄,虬髯白玉姿。 珠从闽海贡,骏逐帝京驰。 倜宕明时忤,幽忧泽国羁。 悬知宣室问,早晚诏彤墀。 【赏析】: 《下第留南京寄怀庄少府座主二首》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此诗是第二首。 “仙谍”即神仙间谍,喻指有才能的人。“南华”,即庄子,这里以庄子自比,说自己像庄子一样具有仙才,所以称“仙谍”。 “虬髯”是形容男子的威武雄壮的样子,这里是说自己的外貌。
【注释】 自城:从城中。归村中旧庐:回到故乡村中的老屋。萧然:空寂,荒凉。移家:搬家。惊:惊讶。窗流:窗外。蛛网:蜘蛛网。月:指月亮。栋:栋梁。抱:覆盖。燕泥:燕子的巢。烟:指烟熏。 入座:进门。云长湿:云雾缭绕着。云,云雾。 穿楼:穿过楼阁。树欲联:树木好像要相连。 浣林泉:洗涤林木泉水,即隐居山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退居乡村后写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故园和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注释】 ①省试:明清时由各府州县学举行的选拔考试,称为“院试”。后改称乡试,俗称大比。 ②金川怜:指金川江。怜,爱怜。 ③玉峡:四川的岷江。垂繻(rú):指《左传·隐公五年》:“郑公子归生闻子孔之难,曰:‘父与叔皆死焉。’垂涕而言,请于郑伯。为赋《缁衣》,……子皮以币请,子大叔辞以难,三易为卿,子皮固请,乃受。子大叔曰:‘天降丧于郑,国无主,吾先君若获罪于你,则寡人也并享祀;今子得罪,吾尚何求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龙洲读书时的生活状态。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 1. 窈窕繁花路,高虚野甸居。 - "窈窕"形容道路曲折、景色优美。 - "繁花"指花朵繁多。 - "高虚"表示地势空旷。 - "野甸"是指广阔的田野。 - "居"在这里指的是居住。 2. 渐为逃世客,懒答贵人书。 - "逃世客"指的是逃避尘世的隐士。 - "懒答"表示不愿意回答。 - "贵人"通常指地位高的人。 -
欧阳文朝载酒同访康东沔先生龙洲园居和作 欧阳修 载酒寻陶令,欣逢在绮园。 入门鸡作斗,报客雀能言。 雁影流缃帙,梅花落锦尊。 宾游非梓泽,风物拟桃源。 【注释】 欧阳文朝:名修,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绮园:即绮园别墅,位于今江苏无锡市惠山东麓。 陶令:指东晋时著名的隐士陶渊明。 绮园:美丽的花园。 入门:进入门内。 鸡:古代的计时器,斗是其形状,用于计量时间。 报客:告知来访客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村步月时所见的美景和与人的相遇。 言从琪树里,步出碧江湾。 这句诗描述了作者从一片绿意盎然的树林中走出,来到了江边的湾流旁。这里的琪树可能是一种生长在岩石上的植物,它们的颜色如同宝石一般美丽,而碧江湾则是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江边景色。 佳景哉生月,流光荡若环。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他看到月亮在天空中缓缓移动,就像一条银色的环带,让人感到宁静和美好。
【注释】 乍:不久。蓬隙:指蓬的空隙。犬戏巷中光:指狗在小巷里嬉戏,发出光亮。山排画:形容山峰像画笔一样排列着。侵荷水弄妆:荷花被水弄出妆来。黄鸡将白酒:把黄鸡和白酒拿来一起喝。定醉野人觞:一定喝醉了,用酒杯喝个痛快。 【赏析】 这首诗描写立秋时节,诗人独自饮酒赏月的情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情。首句点明时间是“秋”。次句“随看月送凉”,以月光伴着凉意,烘托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气氛。三
【注释】 颇识浮生幻:很懂得人生如梦幻。 幽寻不记踪:在深山里漫游,却忘了自己曾经到过的路。 地同离垢国:大地就像没有污垢的国家。 人在妙高峰:人就站在这美好的山峰上。 云起移前嶂:云彩升起时移动了前面那座山峰。 谷虚答暮钟:山谷空旷,回荡着傍晚的钟声。 过临泉穴坐:从临泉的洞穴里坐下。 清咏起蟠龙:清吟咏出盘旋曲折的龙。 【赏析】 《观山寺四首》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组诗作品。此组诗共四首
诗句释义:断陇横冈苍雾屯,停骖为问古桃源。共言夜半传飞檄,正是当时花竹村。 译文:在断陇横冈之处,弥漫着一片浓雾,我停下车马,向一个古桃源询问。大家说,在半夜时分,会传来紧急的飞檄文书,那时就是那个美丽的花竹村。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古朴气息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古代桃源之中。首句“断陇横冈苍雾屯”以简洁的笔法勾勒出一个宁静的山村背景,断陇横冈
【注释】腐草:腐烂的草根。樛枝:弯曲的树枝。橧(juàn):草木弯曲的样子。傍床:靠在床边。翁姥:老年男女,这里指年老的妻子。鬙鬙(bó bó):形容头发凌乱的样子。瓮粟:盛米的小瓮子。笯鸡:小母鸡。输租:缴纳租税。罄(qìn):尽。渔郎:打鱼的人。款承:接受。 【赏析】此诗是描写乡村贫苦生活的。首句写农家屋边有一棵枯死的大树,其枝条向屋内伸展,像要攀到屋里来,形象地写出了农家屋边的荒凉景象
《桃源行四首其三》赏析 胡直的这首《桃源行四首其三》,以简洁的笔触和深沉的诗意,勾勒出历史的长河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微妙关系。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古代服饰的变迁,还通过晋时的桃花象征了历史的沧桑。同时,诗中的“秦代衣冠”,暗示了朝代更迭中人们衣着的变化,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深刻的思考。 诗的第一句“秦代衣冠何处夸,蹊桃犹发晋时花”,通过对“秦代”与“晋时”的对比,展示了服饰随着时间而演变的自然趋势
平湖如练浸寒山,耐可乘槎碧汉间。 几载钓鳌今已就,丝纶那用羡渔竿。 注释:在平直如镜的湖面上,倒映着苍茫的山影;我能够驾着木筏子渡过银河(指天河)。 已经有几代人了却了这钓取巨鳌的美事;我如今也用一根丝线就能钓到它。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句写景,平湖如练,寒山倒影其中,景色优美。次句以典故出之,“乘槎”指传说中汉代张骞乘槎至天河的故事。《拾遗记》卷十:“汉武帝时,有方士名翁父者说于帝曰
诗题:虬飞夭矫樛枝劲,盖转扶疏曲干连 译文:山峦如翠巘般矗立,临流之峰犹如镜面倒映其中。万松倒挂,碧绿的枝叶如同龙形蜿蜒盘旋,生机盎然。主人衣白辞山出,应采龙形献帝宫。 注释: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景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虬飞夭矫”形象地描述了山势的高峻与弯曲,给人以视觉的冲击。“樛枝劲”则形容了树木枝干的强劲有力。“盖转扶疏曲干连”进一步描绘了树木生长的姿态
【注释】 题松赠李明府二绝其一:翠巘,指苍翠的山峰。题松,指写松诗。 翠巘临流矗镜中,万松倒挂碧巃嵷:翠巘即青翠的山崖,矗立于溪流之上,像一面镜子。倒挂,形容松树枝条下垂,好像倒挂着似的。 主人衣白辞山出,应采龙形献帝宫:主人,指诗人自己。衣白,指穿着白衣,因为这里用“翠巘”来比作青山,所以是比喻。辞山出,即离开山中隐居的生活。应采龙形献帝宫,指诗人以龙的形象为象征,把诗歌献给皇帝。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