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湖边静者居,几年高卧著玄书。
花间放艇通溟海,竹里开畦引碧渠。
已识乾坤为泛梗,细看鹏鴳总拘虚。
非熊定作磻溪老,皓首那能只为鱼。

湖上幽居为淮海沈山人赋

德胜湖畔静者居,几年高卧著玄书。

花间放艇通溟海,竹里开畦引碧渠。

已识乾坤为泛梗,细看鹏鴳总拘虚。

非熊定作磻溪老,皓首那能只为鱼。

诗意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直的作品,描述了诗人在德胜湖边居住的情景和心境。诗中通过描绘湖泊、花鸟、竹林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诗人也通过自我反思,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逐句释义:

  1. 德胜湖边静者居,几年高卧著玄书:诗人在德胜湖边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居住下来,几年的时间都过着悠闲的生活,潜心研究道教经典。这里的“静者”指的是一个远离尘嚣、能够静心思考的人。
  2. 花间放艇通溟海,竹里开畦引碧渠:诗人在花丛之间驾驶着一只小船,可以直达茫茫的大海;在竹林深处,开辟出一片畦田,引种着清澈的泉水。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热爱。
  3. 已识乾坤为泛梗,细看鹏鴳总拘虚:诗人已经明白了宇宙间万物皆为飘渺不定之物,如同漂浮的浮草。他细致地观察了大鹏和鹪鹩,发现它们都受到空间的限制,无法摆脱这种束缚。这里的“泛梗”和“拘虚”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4. 非熊定作磻溪老,皓首那能只为鱼:诗人最终选择隐居于磻溪,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过一种隐逸的生活。这里的“非熊”指的是老子,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而“磻溪”则是老子曾经隐居的地方。诗人表示,即使年老体弱,也不会为了名利放弃自己的理想。

译文:

德胜湖畔静者居,几年高卧著玄书。
花间放艇通溟海,竹里开畦引碧渠。
已识乾坤为泛梗,细看鹏鴳总拘虚。
非熊定作磻溪老,皓首那能只为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湖光山色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歌,更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探索和反思。诗人以德胜湖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境界。他的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