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逍遥紫禁庐,海边吟望去鸿疏。
曾闻三殿开红仗,剧想千门迓彩舆。
起草应同东观侣,斋心好似曲山居。
明时次第为霖雨,不羡周南太史书。
注释:
久客昭阳怀寄李石麓殿撰二首 其二
天上逍遥紫禁庐,海边吟望去鸿疏。
曾闻三殿开红仗,剧想千门迓彩舆。
起草应同东观侣,斋心好似曲山居。
明时次第为霖雨,不羡周南太史书。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对朝廷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
“天上逍遥紫禁庐,海边吟望去鸿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宫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的思念。紫禁庐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海上的雁群飞翔而去,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曾闻三殿开红仗,剧想千门迓彩舆。”这两句描述了皇帝出行时的壮观场面。红仗是皇帝出行时所用的仪仗队,彩舆是皇帝乘坐的华丽车辆。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皇帝出巡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向往之情。
“起草应同东观侣,斋心好似曲山居。”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生活态度。东观是指古代的皇家图书馆,曲山是指传说中的隐士居住地,这两个地方在古代都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这两句诗通过与东观侣和曲山居相比,表达了诗人追求高尚道德品质和隐居生活的决心。
“明时次第为霖雨,不羡周南太史书。”这两句诗诗人表示自己并不羡慕那些被朝廷重用的人。周南和太史都是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因忠诚于朝廷而被后人传颂。这两句诗通过与周南和太史书进行对比,表明了诗人对个人价值的坚守以及对朝廷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