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尔飞天镜,犹疑挂夕曛。
竹光侵案泠,花气入书氛。
中年偏爱月,游子剧瞻云。
揽结难盈手,那能持赠君。
【注解】
忽尔:忽然。飞天镜:形容月光如明净的镜子,照人如同在天上。犹疑:好像。夕曛(xūn 昏):《诗·小雅·庭燎》:“维清且荣,维我其仪。不显亦昌,不承亦仪。”郑玄笺:“夕而日没,夕光为曛也。”指夕阳。竹光侵案泠:竹叶在月光照射下的影子投射到窗上。泠(líng冷):清凉。花气入书氛:花香随着微风飘入书房中。氛(fēn氛):香气。游子剧瞻云:诗人因思念友人,看到月亮,便想起与友人一起赏月的情景。“剧”,屡次的意思。揽结难盈手:想捧满手送给朋友,但实在拿不动。
【赏析】
此诗写对蒙山子的思念之情。首二句写月色之美,三、四、五句写月夜之思,六、七两句写月夜之景,最后两句写月夜送情。全诗意境优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开头二句:“忽尔飞天镜,犹疑挂夕曛。”说月色皎洁,仿佛一面明亮的镜子,又好像挂在天边,使人感到黄昏时分的阳光被挡住了。这二句用“忽尔”和“犹疑”两个词,把月光写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第三句:“竹光侵案泠,花气入书氛。”这两句是写在月光之下读书的情趣。“案泠”即书桌,“书氛”指书的气息。这两句以竹叶映月的光影比作清辉洒落在书桌上,花香似从书页间散发出来。诗人沉浸在这种幽美的月夜里,不禁神往地回忆过去同友人一起欣赏月色的情景。“竹光”句写月色之美,使景物更加鲜明;“花气”句写月夜之香,使空气更加芬芳。
第四句:“中年偏爱月,游子剧瞻云。”说诗人之所以偏爱月亮是因为年岁已长,喜欢静观云卷云舒;而友人却喜欢赏月,常常登高望远,观赏那美丽的云彩。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诗人的惜别之情。
第五句:“揽结难盈手,那能持赠君。”说由于自己无法把满腔的友谊捧给朋友,只能托付明月带去自己的一片心意。这两句运用典故(《古诗十九首》:“持赠君莫辞绝)抒发了诗人的深情厚意。“握”字表现了诗人欲把满心话儿告诉友人的心情;“那能”表示一种无可奈何的惋惜之情;“持赠”则说明诗人将友情深藏在心底,难以言传。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