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挂乌纱帽,悠然修竹林。
却看青玉署,宁异白云岑。
雪后生新箨,风前袅素馨。
自非此君意,谁明大隐心。
诗名:《卧病省署同邹继甫作八首·其六》
偶挂乌纱帽,悠然修竹林。却看青玉署,宁异白云岑。雪后生新箨,风前袅素馨。自非此君意,谁明大隐心。
译文
我偶然摘下乌纱帽,在修竹的幽静中悠然自得。转身一看,那青玉色的官署,又何尝不是高远如白云般清寂。雪后,竹子生出新芽;风吹过,竹叶摇曳着发出清香。如果不是您这样的高洁之心,又有谁能理解真正的隐逸之志呢?
注释
- 胡直:明代著名诗人,江西泰和人,字正甫,号庐山。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
- 乌纱帽: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代表身份地位。
- 修竹林:形容环境优美,与自然融为一体。
- 青玉署:形容官府建筑颜色如同青玉一般。
- 云岑:形容山峰的高峻,此处比喻隐居之地的超然。
- 新箨(tuò):竹笋破土而出时的新皮。
- 素馨:一种香草,常用于比喻香气。
- 大隐心:指不为世俗所动的隐士之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在省署中的独特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偶挂乌纱帽”以形象的比喻开始,乌纱帽象征着官员的身份,而作者选择摘下它,表达了放下尘世羁绊的愿望。接下来的“悠然修竹林”描绘了作者在竹林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和谐,与自然的融合让心灵得到释放。
诗中的“却看青玉署,宁异白云岑”通过对官署和山峰的对比,传达出作者对官场的冷漠和对山中清净生活的喜爱。最后两句“雪后生新箨,风前袅素馨”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示了作者心境的转变。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感悟。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