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股悬梁枉自勤,岂知心在检其身。
只因未遇程夫子,苦杀当年多少人。

刺股悬梁枉自勤,岂知心在检其身。

只因未遇程夫子,苦杀当年多少人。

诗句释义:

  1. 刺股 - 指用尖锐的物体刺自己的大腿,比喻刻苦学习。
  2. 悬梁 - 把头吊在梁上,用来提醒自己勤奋学习的意象。
  3. 枉自 - 徒劳无益地。
  4. - 勤奋学习。
  5. 心在 - 心思或精神集中在某事上。
  6. 检其身 - 自我检查,自我约束。
  7. 程夫子 - 指的是孔子,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常被用来象征学问和道德。
  8. 苦杀 - 极度的痛苦。
  9. 当年 - 过去的那些时候。
  10. - 这里泛指学习者。

翻译:

在无尽的夜晚,我努力地以刺骨的疼痛来激励自己,像悬挂在空中的横梁一样警惕自己,只为了那虚无缥缈的目标。我本以为这样就能成就一番事业,却未曾想到,我的专注点在于自身的修养。如果当时我能够遇到那位伟大的导师,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像我一样,遭受着如此巨大的痛苦和挫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代学生刻苦学习的场景,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成功的渴望。诗中“刺股悬梁”和“枉自勤”等词汇,展现了一种不顾一切、勇于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诗人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描述,表达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感,以及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中通过对比“程夫子”的出现与否,强调了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名师的指导,很多学生可能会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而走偏,甚至误入歧途。这一点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启示意义,提示我们在追求知识和成就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教育的力量和价值。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悲剧色彩。许多学生在追求学术成功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牺牲,但他们可能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和身体压力。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知识的追求往往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和无情的现实,使得许多人感到无奈和挫败。

胡居仁的这首《叹古人读书二首·其二》不仅仅是对古人学习生活的简单描写,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知识追求、教育价值与个人牺牲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教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