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关门路,风沙气惨悽。
河边春雁尽,林外晓莺啼。
去国魂长往,思家意转迷。
羸骖经左道,今日向安西。

注释:

安定馆北驿:安西,今新疆轮台一带。安定馆是唐时设置的羁縻府,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这里指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市。驿,驿站。

四月关门路,风沙气惨悽(zhī):四月,春天。关门,山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汉书·西域传》载:“葱岭之南,有门、大夏之国。”

风沙气惨凄,即风沙凄惨。

河边春雁尽,林外晓莺啼:河边,指流沙河。《后汉书·窦融传》:“是时敦煌属国,城门近塞……而虏抄略其旁小王国,攻没其三县;河西城门四十余,小国数十。唯敦煌、酒泉尚坚守不下。”

林外晓莺啼:林外,指沙漠外。晓莺,即黄莺。

去国魂长往,思家意转迷:去国魂长往,离开故土,魂不守舍。去国魂,指作者离乡背井,思念家乡之情。

思家意转迷:迷,迷惘。

羸骖(qiān)经左道:羸骖,瘦弱的车马,喻诗人。经,通过,经过。左道,偏僻小路。

今日向安西:今日,昨天。向安西,前往安西都护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此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诗人途中所见的景色和所感受的感情。全诗构思新颖别致,用词精当准确。

首句开门见山,点出了时间——四月;地点——关门路,交代了此行的目的——赴任安西。次句“风沙气惨凄”,描绘出旅途中恶劣的环境气氛,暗示了此行的艰辛与不易。第三句“河边春雁尽”,则从侧面写出了诗人一路奔波的劳顿与疲倦。

第四句“林外晓莺啼”一语惊醒梦回,又回到眼前的景象。第五句“去国魂长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最后一句“羸骖经左道”,以“羸骖”比喻自己身体消瘦,“经左道”暗示了自己选择了一条偏僻的小道行进,表达了对前途命运的无奈与担忧。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