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霜肃野草,回飙振城树。
胡为子远行,值兹岁云暮。
我屦不出门,为子临岐路。
子骖亦暂停,岂不以我故。
我如蒿下鸟,子如云中鹭。
动息各有宜,安得长会晤。
会晤不须期,努力慰所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 繁霜肃野草,回飙振城树
- 胡为子远行,值兹岁云暮
- 我屦不出门,为子临歧路
- 子骖亦暂停,岂不以我故
- 我如蒿下鸟,子如云中鹭
- 动息各有宜,安得长会晤
- 会晤不须期,努力慰所慕
注释
- 繁霜肃野草:形容秋季霜冻覆盖大地,使得野草变得稀疏。
- 回飙振城树:秋风强劲地吹拂着城墙上的树木。
- 胡为子远行:为什么你要远行呢?
- 值兹岁云暮:正值一年将尽之际。
- 我屦不出门:因为我(你)不出门。
- 临岐路:在岔路口。
- 子骖亦暂停:你骑着马也停下来了。
- 岂不以我故:难道不是因为我吗?
- 我如蒿下鸟:我就像那栖息在蒿草中的小鸟。
- 子如云中鹭:你就像飞翔在云端的鹭鸶。
- 动息各有宜:动静各有其适宜之处。
- 安得长会晤:怎样才能长久相见呢?
- 会晤不须期:不必约定时间。
- 努力慰所慕:努力追求并安慰自己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杜甫因好友黄道卿即将远行而感到的不舍之情。首两句描绘了深秋的景色,寒霜覆盖田野,狂风掠过城楼,营造出凄凉孤寂的氛围。诗人因为不出门,只能为你送别,表达出自己的无奈与关切。
第三四两句通过“我”和“子”的行动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他不愿离开家门,是因为牵挂着你;你停下马车也是因为思念他。诗人将自己比作“蒿下鸟”,暗示了自己处境的无助;而你则像是“云中鹭”,象征着高洁、自由的形象。
接下来的六句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深化。诗人感叹两人各自行动都有各自的方便之处,难以长久相见。结尾两句“会晤不须期,努力慰所慕”表达了尽管不能常常见面,但应努力去实现彼此的期望。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与祝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动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离别的哀伤,也有对未来相见的期待,以及对自己处境的反思和对朋友的深深祝愿。